中青在線北京11月2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葉雨婷)『求學路上,無論你在哪個城市、哪個鄉村、哪所學校,遇到經濟困難,我們都會為你織網、搭橋、提供平臺。』今天,由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中國銀行和中國青年報社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助學·築夢·鑄人』主題宣傳活動總結大會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蔭在致辭中這樣說道。
田祖蔭在現場給大家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21年前,有個神秘人士在廣東省設立了「仲明助學金」,所有的受助學生都不知道「仲明」到底是誰。直到2007年,媒體反復勸說,希望「感動更多人投身慈善」,這個謎團纔終被解開。助學金設立者楊國強說,「我18歲之前沒穿過新鞋,讀高中的時候,是政府幫我交了七塊錢學費,還給了我兩塊錢助學金,讓我得以繼續學業。國家、社會給了我很多幫助,很感謝大家給我機會,讓我可以做這些事」。』
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廖科俊作為學生代表發言。他說,『我來自一個貧困的小山村,從小就明白改變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兩年前,我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入學就得到了國家和學校的幫助,沈甸甸的愛心大禮包,舒心車票、暖冬棉衣溫暖了我的心田,各項助學金更是解決了我的學費生活費。』
據悉,從2012年到2017年,全國資助學生累計超過5.2億人次,資助總金額累計8864億元。其中,2017年,全國資助學生超過9000萬人次,資助資金突破1800億元。
田祖蔭最後用一個故事鼓勵在場大學生,他講到,有個年輕人離開家鄉去創造自己的未來,臨行前拜訪家族德高望重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寫了3個字『不要怕』。『他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同學們,人的青春只有一次,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險灘,有直道也有彎路。國家的大愛,已經為經濟困難學生橕起一把「全覆蓋」的大傘,你們只要放心去學、去創、去奮斗,「不要怕」。』
『那後3個字是什麼呢?老人後來也告訴了年輕人,那就是「不要悔」。青春,現在是用來奮斗的,將來是用來回憶的。希望你們在國家資助的呵護下,都擁有無悔的青春,用自己的業績和努力,共同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田祖蔭說。
中國青年報社有關負責人介紹,第五屆『助學·築夢·鑄人』系列主題宣傳活動自2018年5月正式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近700所學校的約13萬部參賽作品,其中文字作品近11萬篇、宣傳畫近1萬幅、視頻作品近4000部、音頻作品近6000個。
會上,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建斌宣讀了獲獎名單:學生征文一等獎10名、二等獎50名、三等獎150名,教師征文、視頻、音頻、宣傳畫優秀作品各50名,100家單位獲得了組織獎。
此外,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寧秋婭表示,『五年前,該主題宣傳活動的啟動儀式就是在中國農大舉辦的,今年,組委會將總結大會再次交由我校承辦,這是對我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充分肯定。目前,我校約有20%的本科學生來自經濟困難家庭。為了保障這些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成纔,建立形成了包括經濟資助、學業資助、就業資助和精神資助的「四資助」模式。』
中國銀行個人金融部首席產品經理劉旭光表示,『助學築夢鑄人』主題活動為宣傳我國新資助體系建設和資助育人工作取得的偉大成就搭建了重要平臺,也為青年學生展現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提供了理想舞臺。中國銀行是首批踐行國家助學貸款業務的商業銀行。20年來,中國銀行毫不動搖、始終堅守,在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指導下,累計資助180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大學夢想。
助貸一線員工、中國銀行西安長安路支行王舒可在會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在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客戶經理,大家都親切的叫她李老師。李老師今年50來歲,多年來,一直在助學貸款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付出。助學貸款業務的申請主要集中在開學後的一個月內,筆數多、戰線長,單筆金額小、牽涉人數廣,李老師要在最短時間內審核、查驗上千筆貸款資料,工作強度可想而知。每年國慶節,她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每當她看到孩子們臉上重現的喜悅,她總是會心一笑,說:值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五個一百』,浸潤心靈的力量
- 27日新增確診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雲南)
- 紅色血脈——黨史軍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慶談判
-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給網絡活力護航 為網絡正氣橕腰
- 俄媒:美情報溯源無『實錘』也不會阻礙其『甩鍋』中國
- 美國拙劣的政治溯源侮辱了科學和世界
- 柬埔寨官員: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損害國際抗疫合作
- 搞軍演、拉盟友,美國『秀實力』 東南亞國家為何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