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金庸在浙江衢州中學的日子:一事能狂便少年
2018-10-31 09:20: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周禹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新網衢州10月31日電(記者 周禹龍)身高背寬,正方形的臉上架一副近視眼鏡。看著眼前這一營養不良,瘦骨嶙峋的高二學生金庸,特意趕來浙江衢州石梁鎮的《東南日報》『筆壘』主編陳向平終於見到了《一事能狂便少年》的作者。

  《一事能狂便少年》是金庸在浙江衢州讀高二時發表的文章,也是他一生最早公開面世的作品,但隨著時光流逝,幾乎已被遺忘,遠遠不及『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出名。

  但在這裡,金庸度過了他難忘的高中時代,也留下了他屬於少年人的『狂』。

  當時,衢州中學有一個陣容強大的教師群,金庸在這樣的環境裡無疑如魚得水。他到石梁不久,就在金華的《東南日報》發表了兩篇文章,用的是老師給他取的筆名『查理』。

  第一篇便是《一事能狂便少年》,標題來自同鄉前輩王國維。當時衢中文風很盛,老師、同學發表文章是常事,但金庸的文筆犀利,見解獨到,字裡行間將訓育主任『教訓』了一頓,在衢州中學引起了小小的轟動。

  另一篇是《人比黃花瘦——讀李清照聞偶感》,刊登在《東南日報》『壁壘』副刊的版首,金庸對南宋著名詞人李清照的名句大膽地提出了獨到的看法。他在文中不但批評了『一切吟風弄月、缺乏戰斗精神的思想』,且蔑視『自我憐惜的心理』。

  除了會『寫』文章,金庸的『狂』還體現在學習成績上。

  記者在衢州市檔案局查過金庸同班同學的所有成績,有公民、體育等15門功課,平均分以六七十分居多,金庸平均成績82.9分,全班第一。

  曾在衢州中學初中部就讀的何因回憶,在全校性的各項活動中,金庸多次嶄露文纔。

  何因說,『1941年全校舉行雙十節文藝會演,金庸自己編導並主演了英語話劇《月亮昇起》,全校英語教師一致稱贊金庸發音正確流利。』

  何因當時在石梁鎮初中部就讀,由於堂兄何英鶚的關系認識了金庸。好幾次金庸從下靜岩來石梁,還專門到教室找何因。

  在衢州求學期間,金庸不但成績好,其為人處世亦為人稱道。

  1941年5月,日寇於衢投細菌彈,衢城暴發鼠疫,他的同班同學毛良楷染上了鼠疫,一時學生、校工逃得乾乾淨淨。班主任姜子潢只好拿出錢來,重金僱了兩名農民抬他至衢江中的一艘隔離船上。

  當時,金庸作為班長,雖然心裡很害怕,但卻很勇敢,在黑夜中跟在擔架的後面,直至江邊與毛良楷垂淚永別。

  事後,金庸自謙說:『整個抗戰期間,自覺有點勇氣的事就只這麼一件。』

  沒想到,這樣平靜的求學生活很快結束了。1942年5月24日,日軍攻陷金華,衢州危在旦夕,學校決定停課疏散,畢業班也就提前草草畢業。學校還給學生發了流亡學生證明,一張小獎狀大小的紙,上面印著『衢州中學』的公章。

  但金庸並沒有就此屈服。他與其他衢州同學、朋友一行八人,帶著隨身衣物和路上吃的炒米,擠上江西的火車,繼續亂世求學夢……

  雖然在衢州中學不到兩年,金庸始終記得少年時代求學、生活過的地方。

  2004年10月,他首次回訪母校題下28字:『溫雅豪邁衢州人,同學少年若兄弟。六十年中常入夢,石梁靜岩夜夜心。』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