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先鋒人物
搜 索
東北林大教師黃穎利:多層次發展龍江碳匯經濟 釋放自然資源潛力
2018-10-30 11:08:00 來源:東北網教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9日訊(記者 王春穎)記者來到東北林業大學找到黃穎利老師時,她正在與中創碳投企業方交流碳匯交易相關問題。黃穎利老師告訴記者,這是她研究『碳匯經濟』工作以來一種常態,只有不斷了解行業前沿信息,纔能更好地研究龍江碳匯經濟。

東北林業大學黃穎利老師與中創碳投企業方交流。東北網記者 王春穎 攝

  說起碳匯經濟,黃穎利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從最早研究林業碳匯發展的東北林業大學李順龍教授的博士論文中,黃穎利第一次了解到了『碳匯經濟』,這是她多年來專注致力的行業。『說得通俗一些,碳匯經濟就是把高能耗生產企業產生出的二氧化碳通過碳交易的形式中和掉,實現碳抵消,轉移異地支付,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黃穎利這樣說。

  據黃穎利老師介紹,當前我省林區80%以上都是天然林,這部分林地在國際碳匯交易市場中不被納入碳匯交易范疇,因此省域范圍內規劃制定相關計劃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17年開始,黃穎利協同省發改委編制《黑龍江省碳匯經濟規劃》,這是全國范圍內省級規劃的首創。

  『跳出碳匯做碳匯』是黃穎利為龍江碳匯經濟產業提出的建議。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東北林大抓住林業碳匯這個科學命題和國家重大需求,學校組建了相關科研團隊,以東北森林碳匯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系為主線,系統研究東北森林碳匯效應的理論基礎與關鍵技術研究,並堅持把科研成果服務於地方經濟,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豐富並推動我國碳匯林業理論技術體系的發展,為我省碳匯經濟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以碳匯作為一個切入點和初始載體,立足碳匯但不局限於碳匯,構建一個由內而外三個層次的龍江碳匯經濟發展格局,』黃穎利老師說道,第一層是碳匯項目交易,把森林固碳方面的生態服務價值量化出來,並通過碳抵消與碳中和等強制或自願普惠的交易途徑轉換成收益;第二層是結合碳匯交易開展生態補償和精准扶貧;第三層是促進龍江產業轉型,在碳匯之外將森林的其他生態服務價值通過林區特色產品與服務等形式開發出來,此外對傳統工業和農業進行低碳化轉型,實現減排目標,助力低碳發展。目前,黃穎利老師帶領的碳匯經濟研究團隊針對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組合策略、碳交易市場的構建與風險防范、碳金融產品設計(碳抵押、碳股權、碳期貨等)、自然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釋放生態紅利的路徑等領域進行應用研究。

  黃穎利老師說:『碳匯經濟如果用數量或者價值衡量是不准確的,因為這一產業不可估量,它更應該是龍江林業經濟的催化劑,是「錦上添花」。創造低碳產業鏈有助於產業昇級轉化;新舊動能轉化能夠抑制高排放;碳普惠機制能鼓勵減排,惠民同時釋放龍江潛在資源優勢;荒地造林有助於精准扶貧,使貧困戶得到額外補償。』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