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考試中心  >  公務員-政策信息
搜 索
明年國考會成『史上最難』嗎?
2018-10-24 09:37:42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代麗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昨天開始網上報名。與2018年相比,招錄人數縮減近五成、創下近十年招錄人數新低的消息,讓原本充滿期待的『考公一族』們備受打擊。為什麼這次國考的招考規模大幅縮減?縮減之後,哪些職位的招錄人數最多?哪些專業的機會最大?……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專業

  經濟學最吃香佔到近1/3

  國考的專業需求涵蓋各門類,中公教育對整個職位表進行分析,將專業進行排名,發現經濟學專業居首,以招錄4968人高居榜首,幾乎佔到了此次國考招錄總人數的近1/3。財政學類、計算機類等熱門專業緊隨其後,這些專業的人纔擁有更多職位選擇空間,因此考生要更加細心,要綜合地域、工作年限等情況進行全方位權衡和比較。

  中公教育的專家同時提醒廣大考生,大多數職位對專業要求比較嚴格,尤其是專業要求與學歷相掛鉤,專業要與學歷層次相一致,比如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陝西監管局有一職位對於專業的要求表述為:『研究生階段專業為經濟學門類(不含稅收、保險),且本科階段專業為經濟學門類(不含稅收、保險)或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說明該職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具備更加完備、系統的教育背景,考生們如果對自己的專業所屬門類等情況不太了解,可以致電招錄機關進行詳細諮詢之後再報名。

  地區

  北京地區學歷門檻較高

  今年國考北京地區共有1059個職位、招錄2224人,而明年國考北京地區817個職位共招錄1816人,招錄人數有所下滑。

  北京作為首都,自然是全國考生都向往的地方,北京地區的職位也就格外受關注。分析職位表可以發現,北京『急需』高學歷人纔,學歷門檻要求較高,其中專科可報的崗位只有兩個,招錄人數為4人,佔總人數的0.2%;本科生可報職位有420個,招錄人數為1176,佔招錄總人數的64.76%,其中『僅限本科』人數86人;研究生可報崗位有766個,招考人數1726,其中『僅限研究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錄163人。北京總體的學歷要求明顯比其他地區要嚴格很多,比較需求高學歷人纔。

  雖然北京國家公務員考試在學歷門檻上要求較高,但在工作經歷上,招錄人數中有66.63%的並不需要有工作年限;要求最低工作年限為2年的,佔總人數的29.19%。

  行業

  國稅地稅合並需求驟減

  一直以來,國考當中『胃口』最大的都是稅務系統,他們每年要招錄大量的工作人員,甚至能夠佔據招錄總職位數和總人數的半壁江山。而考生們仔細分析2019年的國考職位表會發現,這次國考,稅務部門招錄需求驟減,由2018年的17701人下降到6046人,近三分之二的名額都被砍掉了。此次國考的招錄總量減少了1.35萬人,其中稅務系統就『貢獻』了1.16萬餘人。

  專家分析,國稅地稅合並之後,由原來的總局垂直領導變為總局和地方政府雙重領導,意味著除國家稅務總局少量的公務員之外,都慢慢將劃歸到省考招錄,國考招錄需求驟降也是很正常的。不過,由於原本就體量極大,即使是大幅減招,國稅系統依然是本次國考招錄人數最多的機關。

  另外,海關系統明年也大幅減招,總共有257個職位招錄541個人;相比2018年,分別減少了352個職位、1083個人。華圖教育的專家分析,海關系統職位和人數雙減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今年4月份國家機構改革,之前屬於國家質檢總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的職能正式劃入海關總署,機構變動,但是職能還在。這樣必然導致機構重疊,人員冗餘。所以海關系統需要1至3年的時間慢慢的消化原有人員,所以直接影響到今年國考海關系統招錄職位數和人數。

  業內普遍認為,此次國考招錄人數銳減和正在進行的國家機構改革有關。今年的機構改革,在16個新組建的部門中,只有9個部門進行了人員招錄。其中銀保監會招錄人數最多,為1214人;自然資源部、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國家監察委員會、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7個部門未進行人員招錄。

  此次國考招錄人數較去年總體縮減49%,但統計局、海事局、氣象局、外交部等部門招錄人數不降反昇,人纔需求量大,這些部門受機構改革影響較小。水利部、銀保監會與去年的招錄人數相差也不是很大。

  形勢

  難易程度取決於競爭比

  此次國考招考人數遭遇『腰斬』,很多人開始擔心,多年來持續火爆的國考也需要冷下來了。中公教育的專家表示,對於招錄人數減少帶來的影響,無須過分誇大,應當全面、正面地看待減招的不利和有利影響。首先,關於公務員招錄人數會不會持續遞減的問題,由於機構職能、面對的工作形勢及完成任務所需要的人數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每年需要補充的公務員數量不會固定不變,不會始終停留在一個低位上。無論從發達國家政府僱員的龐大規模,還是我國歷次機構改革的經驗來看,公務員數量都不會只減不增。因此,全國公務員招考數量不會一直遞減下去,而是彈性變化、有增有減,每年的數量都會有小幅修正。

  其次,關於公務員考試競爭比會不會提昇的問題。一般來說,公務員招錄人數如果減少,報考人數如果也相應減少的話,考試的競爭比就會下降;如果報考人數保持不變甚至增加,則競爭比會提昇,更多的人競逐更少的職位,當然會抬高考試的競爭度。但是,競爭比和招錄人數並不是必然的互動關系,不會此降則彼降,也不會此降而彼昇,而是與社會總體就業形勢、考生職業認同和報考心態等因素綜合相關的。由於整體經濟及就業形勢偏緊,加之公務員職業吸引力因素等,參考人數實際上既不會明顯下降,也不會顯著增加,而是會保持在近幾年穩定下來的100萬人左右規模,競爭比按近年的趨勢將穩定在40比1的規模。

  再次,關於公務員考試難度會不會更高的問題。考生最關心考試出題難度是不是會更高,或者反過來,由於招的人數少了,為了吸引足夠的人員報考,會不會降低試題的難度。試題難度與招考人數也不是一個正負相關的關系,兩者並沒有必然的聯系,而是與國家選拔公務員的能力素質要求、考試機關組織試題編制的工作要求特別是創新性、求異性、差異化要求相關。國家對公務員人纔的要求當然是日益提高,考試組織機關也有比較強的創新驅動要求,但由於前幾年國考試題已經達到了較高的難度,甚至可以說公務員考試試題的難度已經到了歷史高點,再往上提高的動機和必要性不大,可以排除這種可能,國考試題難度很可能會與前三年的試題持平。

  綜合這些因素,考生不必對這次國考產生畏懼情緒,更不要因為招考人數減少就放棄報考,還是應該積極面對,科學報名,抓緊備考。

  記者 代麗麗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