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新聞10月21日電(記者 鍾旖)21日適逢周末,重慶渣滓洞、白公館、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等紅色景區游人如織。記者隨大型紀錄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體行動文化旅游考察團走訪看到,游客中不乏學生身影。多位家長告訴記者,參觀紅色景點緬懷革命先烈,是幫助孩子樹立理想、激發愛國情懷的德育『第二課堂』。
位於重慶市歌樂山麓的渣滓洞原是重慶郊外的一個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國民黨軍統特務逼死礦主,霸佔煤窯,在此設立了監獄。渣滓洞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內院為男牢房和女牢房。歷史上,關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最多時達三百餘人。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潰逃前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渣滓洞中僅15人脫險……
重慶市北碚區市民李永帶著8歲的孩子前來參觀。他說,雖然孩子剛讀小學,對革命歷史還不能理解,但是他想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革命教育的『種子』,培養他的愛國情懷。
來自四川南充的游客王靜此行自駕來渝,帶著讀高一的女兒。她透露,在進到渣滓洞參觀前,她們一行已參觀了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的中國革命精神聯展,『孩子學到了很多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很受啟發』。王靜認為,當前部分年輕人不知過去的生活艱苦,革命傳統教育很有現實意義,可以讓他們從歷史中反觀今天的美好生活。
記者早前從重慶紅岩聯線(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獲悉,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已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該基地依托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和紅岩文化景區,擁有紅岩文化、統戰文化、抗戰文化等豐富的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基地將力爭通過2至3年時間,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一批成熟的紅岩特色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課程。
『我上一次來渣滓洞參觀,是上世紀70年代末。那時通向景區的道路都是泥濘的。』國際華文媒體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旅游電視委員會副會長張德祥說,推動紅色旅游發展具有時代意義。他期待更多的青少年兒童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得到紅色文化熏陶。同時,景區也應在助力青少年走出校本課程方面作出改進,如增強紅色景點體驗感、參與感。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五個一百』,浸潤心靈的力量
- 27日新增確診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雲南)
-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給網絡活力護航 為網絡正氣橕腰
- 公開不吃暗地吃、不吃公款吃老板 警惕違規吃喝變異
- 窮兵黷武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多(鍾聲)
- 多國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
- 州長換人 紐約州新冠死亡人數『追加』1.2萬
- 埃塞俄比亞地方暴力衝突造成至少21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