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江蘇為研究生教育搭『創新臺』
2018-09-04 11:05:46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繆志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物聯網時代,如何實現農作物生長預測與管理決策的智慧化、科學化?無人機如何更好地完成空中運輸、空中尋人任務?如何讓計算機更好地用『視覺』觀察和理解世界……日前,2018年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實踐創新大賽、暑期學校和學術創新論壇等三大類科研創新活動在南京啟動,其中大部分項目主動對接區域重大戰略需求,智慧農業、無人機、計算機視覺等前沿熱點領域首次被納入其中。

  今年,江蘇這三大類活動共開展60個主題項目,省級財政資助經費由2017年的480萬元增加到900萬元,再加上學校配套經費,資助經費總額將達到2000多萬元。

  今年是江蘇恢復研究生教育40周年。數據顯示,自1978年以來江蘇研究生招生人數從1979年的444人,擴大到2017年的6.7萬人,總量位居全國第二。在研究生教育規模急劇擴張的背景下,如何提昇質量和效益?

  『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這三類活動代表著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推動研究生教育從課程走向校園,從校園走向社會。』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說,實踐證明,江蘇舉辦的系列科研創新實踐活動,是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和路徑。

  『數據驅動的決策理論與方法』『數據挖掘與人工智能』『未來飛行器創新設計探索』『人工智能時代的測繪科技前瞻』……打開本屆活動《項目指南》,一系列富有時代感的『高精尖』項目主題可謂『吸睛』十足。

  研究生無人機科研創新實踐大賽是今年新增設的項目之一,旨在加快培育無人機領域拔尖創新人纔。『民用無人機制造業是近幾年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也是江蘇「十三五」重點發展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該項比賽承辦方、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張永宏介紹說,這一新興技術是典型的交叉學科,因此,諸如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識別、圖像處理、計算機技術、電子設計、機械工程等專業的研究生都可以組隊參加。為激發參賽熱情,大賽組委會還拿出10萬元獎金,對表現優異的團隊給予重金獎勵。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黃寶印告訴記者,2017年江蘇省高校參加全國系列大賽各項主題賽事的參賽隊伍共計1978支,人數6361人,約佔參賽總人數的10%;獲得三等獎以上獎勵的有1672人,佔獲獎總人數的11%,『可以說,江蘇省各高校的積極參與是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蓬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在葛道凱看來,各類創新大賽將學科鏈、人纔鏈和產業鏈連接起來,探索出政產學研緊密合作共贏的新模式,有效發揮了研究生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支橕和創新驅動作用。

  民用無人機制造業是近幾年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江蘇將其列為『十三五』重點發展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為加快培育無人機領域拔尖創新人纔,江蘇今年首次設立了研究生無人機科研創新實踐大賽。『無人機技術屬於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的行業領域多,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識別、圖像處理、計算機技術、電子設計、機械工程等都有。』張永宏介紹,作為承辦高校,學校專門聯合相關企業組建了師資隊伍及創新團隊,將比賽作為推進產學研走向縱深的一次契機。

  此外,政產學研結合是本屆活動的特色之一。『比如,智慧農業科研創新實踐大賽、網絡空間安全科研創新實踐大賽、「大氣污染監測預警與防控」暑期學校、「健康江蘇」創意大賽等,這些項目主要面向專業學位研究生,從而引導他們走進一線、走進基層,在實踐中提昇能力,展示纔華,服務社會。』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洪流說。(記者 繆志聰)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