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1分鍾,尤美就睡了過去。6個小時後醒來,她看見醫生身上和手術圍布上全是血,然後聽見媽媽哭著說:『效果圖非常漂亮。』
尤美安心了。她終於擺脫了腫眼泡、單眼皮、塌鼻梁和雙下巴,在大學二年級時,用手術刀塑造出了人生的新起點。
事實上,有不少學生都像尤美一樣試圖在整容之路上尋求『蛻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近日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少量應屆畢業生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911位受訪者中,6.81%接受過整容手術,而沒有做過整容手術的受訪者中,30.74%表示有整容意向。
校園『求美』群體的不斷壯大,折射出社會審美觀念的轉變。整容從『不光彩』變得『無可厚非』,不僅是年輕人,不少70後父母也在為孩子的『求美』行為提供精神和物質支持,還有人把整容當作給孩子的『開學禮物』。
求美
『是什麼讓你決定整容?』
『丑。』尤美只說了一個字。就讀於四川某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尤美『個子高,前凸後翹』,崇尚歐美嘻哈風。
『別人一直說我漂亮,其實那都是化妝化的,我底子很差。』她可以熟練運用雙眼皮貼、粗眼線和層層眼影來彌補腫眼泡和單眼皮,但塌鼻梁始終如鯁在喉,她覺得『怎麼整都比我自己的好』。
整容這件事已經在尤美心頭縈繞了好幾年,她成功說服了母親,但無論如何說不動父親。她和媽媽決定先瞞著爸爸,嘗試眼綜合、鼻綜合和下巴吸脂三大整容項目。
尤美選擇的是表姐親戚創辦的一家高端私立美容整形醫院,『自己人不會坑』,『弄壞了我爸媽會跟他們沒完』。她覺得:『公立醫院不如私立醫院審美好,公立醫院的不是專業的醫美人員,做不到私立醫院那種精致程度。』
對於整容這件事,尤美只關心『變美』的部分,至於價格、方案細節和風險,她交由媽媽和表姐全權處理,總費用『應該是將近7萬元,折後5萬元』。
但手術臺只能自己上。割雙眼皮時局部麻醉的效果漸漸褪去,尤美感覺『手術刀一直劃、一直劃,真的很痛』。19歲之前,她的身體沒有過比這更難受的經歷了。不過很快,她對難受的認知就被隆鼻和吸脂手術刷新了。
醫生建議,如果想做成網紅那種『完美的鼻子』就需要取肋軟骨來隆鼻,尤美沒同意,『怕整成阿凡達』 。她選擇的是耳軟骨和假體填充隆鼻,在全身麻醉之後,先取出耳部軟骨,隨後在鼻部填充假體,最後『把耳軟骨裝進鼻子裡』。
這種取身體其他部位軟骨隆鼻的技術正當紅,因此有人調侃說『隆過鼻的人從此都沒有了軟肋』。這句話字面意思雖不精准,卻高度傳神地描述出了求美者的堅強程度。
術後,尤美被推出手術室時看見媽媽眼裡滿是心疼的淚,她猜想可能是醫生和自己身上的血跡刺激到了母親,『應該是有點大出血』,但她欣慰的是效果非常喜人。
恢復期,尤美耳部的創傷、地心引力給鼻子帶來的下墜感,以及吸脂的針孔激活了整張臉的痛感一直折磨著她,但她為保證效果堅決不吃止痛藥。尤美爸爸始終沒有對她的整容發表半句評論,『就像這件事根本沒發生過』。
但父親的表現並沒有影響她的心情。『7天出門,10天上妝』,尤美變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她發朋友圈將整容的事昭告天下,媽媽也自豪地轉發了女兒的最新美照,周圍同學都說『她變好看了』。尤美覺得:『只要往好的方向走,大家都不會說什麼。』
在記者采訪的十幾位校園求美者中,尤美的整容體驗頗具代表性。母親通常扮演『比較開明』的角色。
河北某高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大二男生洪書也是先得到了母親的支持,再『讓媽媽去和爸爸談』。不過對於整容本身,洪書的觀點卻和尤美大相徑庭。
記者見到洪書時,他的雙眼皮已經恢復得宛若天生。談到很多人都像尤美一樣青睞私立整形機構,他立刻皺起眉頭說:『怎麼可能去那些機構做呢?收費高、風險大,萬一需要理賠他們就會百般推脫,甚至威脅患者,這種報道很多啊!』
洪書『官方身高170』,有輕微重脣畸形,也是腫眼泡、單眼皮。上了大學,他意識到『自我重建』迫在眉睫,便選擇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做了重脣矯正和雙眼皮切開手術。
但洪書似乎並沒有期待整容給自己帶來多大好處,『這只是自我建設的環節之一,一個不太重要的環節』。除此之外,他還練出了六塊腹肌,正在通過去咖啡廳畫畫、參加書友會和寫點小文章全面塑造自己。『上大學了,我不想還是原來的樣子。』他說。
北京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療美容科主任趙紅藝很能理解洪書的心情。他分析,學生選擇整容,往往和他們面臨昇學、就業等壓力有關,『大家都想以更好的面貌迎接新環境』。
而且,趙紅藝注意到近年來高中畢業生整容的案例越來越多。『作為開學禮物』,有的媽媽主動建議給高考完的女兒割雙眼皮。
冒險
『一般大三、大四或研究生對父母的依賴就比較弱了,通常都是獨自或朋友陪同就醫。』趙紅藝印象中,校園求美者大多數人都比較理性,但對整容風險的認知還有待提高。
市場環境時刻考驗著他們的判斷力,而涉世未深的校園求美者時常身涉險境卻不自知。
江蘇某高校環境科學專業學生李琳琳隱約感覺對自己的隆鼻體驗不滿意。但她可能至今都不清楚,曾信任的那位『大概有資格證』的醫生的操作存在多少隱患。
上個寒假,李琳琳前往一個『信任的工作室』打瘦臉針,醫生見她鼻子『凹凸不平』,便主動推薦用『線雕』加『大分子玻尿酸』為她塑造一個好看的鼻子。『她說可以優惠。』李琳琳之前沒了解過線雕技術,但心動了。
工作室位於某住宅樓內,『面積大概有100平方米,被隔成幾間屋子』。這位醫生作為唯一的工作人員獨自完成了手術的全部步驟。李琳琳躺在工作臺上,先打玻尿酸,針頭從鼻尖一直上行到山根處,她疼得一直問還要多久,醫生對她說:『你不要緊張,不然會影響我發揮。』隨後開始操作埋線,『醫生不停詢問我的感覺,怕這個線穿到口腔裡』 。
對比趙紅藝介紹的手術流程,記者發現該醫生的操作隱患重重。趙紅藝表示,術前要核對藥品名稱、劑量、濃度、保質期等信息,至少兩個人纔能完成核對並確保無誤。另外,原則上手術中需要操作者和巡回護士相互配合,分別進行有菌區和無菌區的操作,『如果一個人都操作了,那無菌區不是也被污染了』?
而與李琳琳面臨的隱患相比,北京某民辦大學英語專業學生徐靜的遭遇要更加不幸。
她的班主任劉雲告訴記者,前不久徐靜被『一個認識的大姐』帶到外省某整形機構做雙眼皮切開手術,『切完醫生不讓下手術臺,非要給再做個鼻子,最後要了三四萬元』。
『她本來也不是非要整容,但是這個大姐三天兩頭請她吃飯,給她買去做手術的火車票,還替她刷信用卡。這孩子不好意思,就做了。』劉雲說,『她不敢告訴父母,讓哥哥還了債。現在她的心理狀態極不穩定,跟我說特別後悔。』
事實上,李琳琳和徐靜所遇到的市場風險僅僅是需要警惕的問題之一,如果對手術本身伴隨的風險缺乏深入的認識,校園求美者們同樣沒辦法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例如,空軍總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田燕接受采訪時表示,大家都知道『微整形風險小』,卻不一定清楚,『所有的注射微整形項目都有過敏性休克的風險』。
『另外,注射時注射物有可能會被打進血管裡,形成人為的血栓。而血管是相通的,舉例來說,如果是填充太陽穴部位,注射物可能會隨著血管流入腦中,造成語言功能或者肢體活動障礙;如果是填鼻脣溝,可能會流入眼睛,造成失明。』田燕補充說。
再如,趙紅藝介紹,大家都知道整形手術中的全身麻醉通常『只需要淺層的靜脈麻醉』卻不清楚『這種靜脈全麻需要麻醉師對藥量有精准的控制,藥物過量可以導致呼吸抑制,引發窒息缺氧甚至死亡』。
天壇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闞清則舉例說:『在常見的吸脂手術中,如果麻醉師操作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脂肪栓塞,危及生命。因此機構和醫生的資質非常重要。』
審視
幾位醫生都表示『無知無畏』的情況確實不少見,不過趙紅藝還特別指出,有一些求美者為了追求美而『甘冒風險』。
某整形交流微信群群主月月就淡定地對記者說:『風險我都了解,整容是我自願的。』
她大學畢業時『先打玻尿酸墊鼻子,覺得不夠又填充了全臉,還是不夠就開始動刀,M脣、眼瞼下至、眼綜合、鼻綜合、顴骨內推,除了下巴沒動過,哪兒都整過』。
『為整容冒這麼多險值得嗎?』常常有人這樣問。月月說:『我從小就想讓大家都喜歡我,可能有點自卑吧。整容讓我有了一些底氣。』
事實上,求美者、美容整形從業者、研究者、旁觀者,都在探討整容行為背後的合理解釋。
記者針對校園群體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有整容經歷的受訪者中,64.52%的人認為整容讓自己的心態更加自信和樂觀。整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抗自卑,這或許是其最顯而易見的好處之一。
不過對抗自卑只是一部分求美者的訴求。有研究表明,女性整容的動機和訴求可以分為遭遇『歧視』尋求自信型、時尚消費自我滿足型、利益推動型,以及危機促動型。
而結合社會環境和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直接訴求的背後,還有更值得審視的深層意義。
作為一名從業23年的整形外科醫生,趙紅藝感到物質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的增加、市場引導,以及政府政策扶持都是使整容蓬勃發展的推手。問卷調查顯示,56.86%的受訪學生表示身邊有整容的朋友。
整容的社會接受度越來越高。問卷顯示,80.13%的受訪者表示能夠接受他人進行皮膚微整形、71.46%能夠接受他人進行面部局部整形手術。
在這種環境中,趙紅藝認為,校園學生群體由於消費靠父母支橕,自我意識不斷覺醒,自身發展面臨著昇學、就業等競爭壓力,審美和文化認知受流行文化影響明顯等原因,對『美』有了更高的追求,成為整容的踐行者。
誠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究竟是什麼?
尤美覺得,現在的大眼睛、雙眼皮、高鼻梁,加上歐美妝容和嘻哈裝扮就很符合自己的審美。整容後她很快就有了新的追求者,她篤信:『你的美是天生長出來的還是後天整出來的不重要,只要你好看就深得人心。』
但也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記者走訪校園時多位學生表示,提起美,首先想到的是『乾淨』『有氣質』,『最開始可能會關注顏值,但長時間相處主要還是看內在。』
一位接受采訪的心理學教授認為:『對於年輕人來說,求美無可厚非。但不應局限於追求外表,加強內在修養纔是長久之計。』
動過無數刀的『整容達人』月月現在很認同這種觀點。她已經獲得了『網紅臉』,但『還是很自卑』,她說:『我不想再通過整容,而是希望通過提昇內在來改變自己。』
(受訪學生均為化名 記者 張茜 實習生 杜鵑)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五個一百』,浸潤心靈的力量
- 27日新增確診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雲南)
- 紅色血脈——黨史軍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慶談判
-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給網絡活力護航 為網絡正氣橕腰
- 俄媒:美情報溯源無『實錘』也不會阻礙其『甩鍋』中國
- 美國拙劣的政治溯源侮辱了科學和世界
- 柬埔寨官員: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損害國際抗疫合作
- 搞軍演、拉盟友,美國『秀實力』 東南亞國家為何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