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教育鄉村行】黑河市罕達汽鎮學校劉佔祥:甘於奉獻只為鄉下娃不輸城裡娃
2018-05-30 14:59:00 來源:東北網教育  作者:王春穎 姜姍姍 陳顯春 霍梟涵 安澤 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30日訊(記者 王春穎 姜姍姍 陳顯春 霍梟涵 安澤 編輯 王蕊)教育鄉村行一行趕到罕達汽鎮學校的時候,是上午光景。一走進學校,校長和教職工熱情的招待采風團一行,但是獨獨沒有看到『主人公』劉佔祥老師。待記者找到劉佔祥的時候,先入目的是操場上隨意放在角落的一雙男士皮鞋,再就看到了劉佔祥穿著水靴站在花土上正在栽種山刺玫。他看到記者首先說了句:『這是給學生講解生物課所需要的教具!』

劉佔祥利用新媒體技術教學

  黑河市愛輝區罕達汽鎮學校坐落在興安嶺蒼蒼莽莽的群山中,距離最近的城市黑河市240華裡。這是由四所山裡學校合並的一所鄉鎮學校,遠離城市,遠離喧鬧。每年春末夏初,校園裡便會開滿了刺玫花,大山裡的校園處處彌漫著刺玫的花香。

劉佔祥與老師們一起種植xx

  待劉佔祥老師栽種完山刺玫後,他脫去水靴如常換上工作服和皮鞋,帶領記者前往教室接受采訪。走起路來,記者纔發現劉佔祥的腿腳似乎不太好,看著一瘸一拐、上樓梯需要緊緊攥著樓梯扶手的劉佔祥,記者心裡狠狠地揪著疼。劉佔祥的辦公室在教學樓3樓,50餘個臺階,上課、下課,每天重復著這樣的步驟,往返至少十多趟。每天500餘個臺階,一步一煎熬的苦楚,為了學生,他總是這樣默默忍受。

  在采訪中,記者最常聽到劉佔祥的一句話就是『不能讓我們鄉下的孩子比城裡孩子差』,這一比,劉老師先『比』的自己和城裡教師。劉佔祥是土生土長的罕達汽人,高中畢業後回到家鄉教書,教育教學基礎相對薄弱,時間久了以後更感覺到自己在知識層面上的匱乏。於是他下決心努力學習,努力進修,一定要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上來,緊跟教育教學改革的潮流。於是他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培訓,鑽研教育教學理論。平時劉佔祥比較喜歡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於是自費買了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備課儀、數碼繪圖板、智能筆等一些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他不但積極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相關培訓,還積極參與網易公開課、中國大學幕課、百度優課等網絡學習,並獲得了大量的學習證書。有些學習他還是國家首批學員。

劉佔祥在家中為學生們教學直播

  『雖然我已經48歲了,但不會因為有三十年的教齡就在教學路上止步不前。現在年齡大,電腦上的字有些看不清楚,他就得戴著花鏡來學習網絡上的培訓內容,』劉佔祥說,剛剛學習時他兒子總笑話他,說他這個歲數還學什麼勁兒!可他依然堅持著,而且勁頭越來越足。最近,他鑽研起了網絡教學直播。他說,鄉下學習資源較為匱乏,學生想學有時卻會收到時間和空間上的束縛。於是,劉佔祥在自家做起了『直播工作室』。攝像頭、打光燈、手寫板、耳麥……記者在劉佔祥家看到了直播需要的種種器材,不甚先進卻令人望而生畏。

學生在家觀看劉佔祥教學直播

  『我總想著,我們鄉下的孩子不能比城裡孩子差,課下補課我們沒條件,那就利用網絡直播見縫插針,我把直播都錄下來,分享到班級QQ群裡,隨時能查看,也能回放作為復習材料,』劉佔祥說。

劉佔祥進行家訪

  罕達汽鎮學校校長李樹雙告訴記者,每天晚飯後,學校都會組織教師進行晚自習,劉老師幾乎總是講臺上的主講人。結束了白天的工作,伴著明亮的燈光,一位將近五十歲的『山裡漢子』不知疲倦地站在講臺上。他把對山裡孩子的愛和對教育教學的執著娓娓道來的時候,他講述著自己從教三十年的故事的時候,他講解慕課等網絡上面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山裡的孩子有這樣一位老師是多麼幸福的事情,進而更會覺得如果鄉村山野的學校裡面多一些像劉佔祥老師這樣不知懈怠、孜孜以求的老師該是鄉村教育多大的幸運啊。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