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3日訊 在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實驗室裡,總能看到李楊神情專注做實驗的場景。對於他來說,實驗室就是他的第二個家。多年來,他紮根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方向科研領域,研發食品創新技術,為國家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楊是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市食品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纔,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後,主要從事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方向的研究工作。
2007年,李楊成為東北農業大學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專業的第一個博士生,從那時起,他便走上了與大豆『較勁兒』的征程。『當時,我國的制油技術分為溶劑浸提法和機械壓榨法兩種,這兩種加工方式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有害物質。』李楊說,如何解決食品生產中的這一弊端成為他努力的方向。他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一項研究——擠壓膨化預處理。『那時在高溫情況下大豆蛋白變性等問題的處理上沒少花心思,我在原有的擠壓膨化設備前面安裝了一個輔料負壓真空裝置,讓它在常溫下進入到負壓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大豆蛋白就不會變性了。』李楊按照這個原理試驗多次,終於研究出了以生物?法同步制取植物油脂與蛋白為特征的新一代制油技術體,而且可保證提取過程中不產生有害物質,打破了國外在高端油脂和蛋白產品生產上的技術壟斷。
『科研成果一定要轉化為生產力纔算成功。』博士畢業後,李楊想把科研成果運用到實際生產中,但第一次並沒有成功。2013年,李楊被派到國家科技部工作。 『雖然在國家科技部工作,但我一直沒有放棄讓這個科研成果生產化的想法,我指導研究生再做研究再完善。』回憶起那段歲月,李楊感慨萬分,為了更好地完善這項科研成果,他每到周五就坐火車從北京回哈爾濱,雙休日和研究生一起做實驗,周日再坐火車回北京,這樣的奔波持續了兩年。
機會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2014年,山東省高唐藍山集團找到李楊,協助他和團隊把這項科研成果運用到生產中。在雙方的通力合作下,世界首條生物?法制取大豆油脂和蛋白生產線建成了,並研發了各類系列產品,日前容量達到50噸左右。
『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這是李楊的人生格言。在研究科研課題過程中,他跑遍了山東省所有的食品企業以及國內所有和大豆相關的企業,並把企業的熱點問題帶到實驗室。作為一名大學教授,李楊在教學中非常注重結合整個食品產業科技前沿技術和食品廠家真正的加工生產線。『學生不能只會寫論文、只會做實驗,要讓學生們真正了解食品產業是怎麼樣的,了解食品前沿技術纔能知道自己畢業之後要做什麼。』李楊作為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類食品創新大賽,並榮獲一等獎2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3次。
2016年3月,李楊成為哈爾濱市食品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這也給了他更大的研發空間。『黑龍江大部分糧食都是以原字號出口,其實我們應該把原料深度加工成各種食品,再由銷售專家推廣轉變為經濟效益。』李楊說,食品產業從技術萌芽的實驗室研究階段到轉化落地,需要食品工藝專家、食品工程專家、食品設備專家、銷售專家、產品昇級研究院所、風險投資專家六方平臺的對接,然而,目前我國食品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於每一個環節上專家無法建立有效的聯結。為此,他利用自己的人脈,把各類專家們集結到一起,通過食研院這一平臺進行交流碰撞。目前,哈爾濱市食品產業研究院已累計孵化項目70餘項,對30家企業進行大豆技術服務和對接,尤其對哈爾濱市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服務。
多年來,李楊帶領團隊在食品創新技術上孜孜不倦地研究著,他們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並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的新技術裝備已在全國21家企業得到推廣應用,建立生產線45條,累計創經濟效益64億元。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夯實軟硬件『底座』 『教育新基建』將帶來哪些改變?
- 中國飛航事業60年背後的青年力量:青春鑄劍 航天報國
- 我國已開通建設5G基站99.3萬個 覆蓋所有地級市
- 穩中向好,抗壓前行——透視當前中國經濟時與勢
-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增多
- 美國半年浪費1500萬劑疫苗 衛生專家:真的很可悲
- 南非德班地區連發槍擊事件 四天內超10人遭槍殺
- 查出來了!日本莫德納疫苗混入異物為不鏽鋼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