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黑龍江省民委舉行『中華民族一家親』慰問演出活動 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龍江大地絢爛綻放
2018-05-14 10:10:00 來源:東北網教育  作者:王宗梅 王偉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4日訊 這幾天,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的大二學生宿寧特別興奮,因為他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由黑龍江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的『中華民族一家親』赴民族地區慰問演出。他不僅能與我省著名馬頭琴演奏家、呼麥傳承人白青山老師同臺,更在臺前幕後得到了青山老師的悉心指點。

  5月7日至11日,黑龍江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開展了以『中華民族一家親』為主題的赴民族地區慰問演出。從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到黑河市愛輝區,再到海林市,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民族歌舞團的30多名演員共參加3場演出。歡樂的歌聲,風情濃郁的舞蹈,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龍江大地綻放。

馬頭琴齊秦《萬馬奔騰》

滿族舞蹈《鳳舞吉祥》

  5月7日,一曲蒙古族歌曲合唱《鴻雁》唱響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杜爾伯特蒙古族中學禮堂,拉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演出序幕。5月9日,黑河市民族中學能容納千餘人的場館座無虛席,一位應邀在現場觀看演出的學生家長表示:『有這麼多朝氣蓬勃的孩子精彩地演出民族歌舞,看著很震撼,舞臺上展現了多個民族特色鮮明的服裝,更讓人耳目一新。』5月11日,海林市朝鮮族中學,民族歌舞團的演員們繼續了這一盛況,他們用精湛的演技和飽滿的熱情為現場師生送上一場民族藝術盛宴。悅耳動聽的蒙古族歌曲合唱《四海》《鴻雁》、曼妙優美的朝鮮族舞蹈《阿裡郎》、激昂的馬頭琴演奏《滿都拉汗頌》《萬馬奔騰》博得了觀眾陣陣掌聲。特別是朝鮮族教師用本民族語言演唱的歌曲更是讓舞臺上下頻頻互動,激發起觀眾對民族文化藝術的熱情。

  據省民委監督檢查處處長吳非介紹,『中華民族一家親』活動除了豐富各民族群眾文化生活,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外,也是以新的形式對我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朝鮮族獨舞《新阿裡郎》

  作為本次演出的承辦院校,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近年來在省民委的領導下,堅持『守藝、授藝、創藝』,傳承民族文化藝術,讓民族文化鮮活起來。目前,蒙古族呼麥、馬頭琴演奏、赫哲族魚皮技藝、樺樹皮技藝、滿族剪紙藝術等民族藝術形式都已走入課堂,成為學生們喜歡的特色課程。大二學生宿寧在此次登臺表演的呼麥就是他的一個學習成果。大一時,他看過呼麥傳承人白青山的演出後,就迷上了這項民族藝術。在專業課上,通過白青山老師的指導,他漸漸掌握了呼麥的發聲技巧。此次能與老師同臺表演,他非常開心和得意。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將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藝術貫穿育人工作,近年來成為黑龍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基地、黑龍江省工藝美術研發基地、全國民族技藝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處單位,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民族傳統技藝和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歌舞得到傳揚。學院黨委書記何志鵬說:『民族藝術作品的背後是文化,文化的背後是教育。在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同時,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蘊,對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支橕作用。大師們從民間走進高校,也纔有更大的可能從能工巧匠轉變為優秀的藝術教育家。』

  黑龍江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秦志忠在黑河市愛輝區觀看了演出後表示,此次活動順應了新時代新要求,進一步深化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也要積極發揮民族高校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發展的步伐,自覺肩負起宣傳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歷史責任,加強人纔隊伍建設,培育民族團結進步種子,打造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品牌,為學院的建設發展走出新路子。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