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從廚師到兩項全國冠軍,一名山東技師學院學生的逆襲之路
2018-05-11 08:53:44 來源:大眾網  作者:滿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山東技師學院學生孫成斌獲得第二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學生組第一名

   大眾網濟南5月10日訊(記者 滿德利)中國技能大賽第二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學生組冠軍、中國技能大賽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學生組冠軍(第一名),僅僅在2017年的下半年,山東技師學院的學生孫成斌就獲得了兩個國家級一類職業技能競賽的冠軍榮譽,誰能想到,在來山東技師學院求學之前,他竟然是一名在餐館打工的廚師呢?

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采風團走進山東技師學院

  5月9日,全國40餘家重點網絡媒體記者組成聯合采訪團走進山東技師學院。在采訪過程中,該校學生孫成斌堪稱『逆襲』的成纔之路讓記者們暗暗稱奇。

  『之前在一家飯店做廚師,雖然收入也不低,但總覺著工作環境和發展前途還不夠好。所以,一直想學一門技術。』談起這段可以算得上有點『傳奇』的經歷,孫成斌語氣淡定,他說,自己能夠參加大賽『純屬機緣巧合』,『我學的是機電一體化專業,之前在我們電氣系參加過機器人大賽海選,恰好當時的設備上有個工業機器人,從那時起,就對它產生了濃厚興趣。』

山東技師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孫成斌(左二)所在的智能制造項目一團隊,斬獲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學生組冠軍(第一名)。

  然後要獲得全國技能大賽的冠軍,僅僅靠對學門技術的想法和對工業機器人的興趣是不夠的。就拿全國工業機器人大賽來說,它為國家級一類職業技能競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五部委聯合主辦,是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領域規格高、榮譽高、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受眾廣泛、獎項含金量高,是目前全國智能制造領域規模最大的賽事。要奪得大賽冠軍,難度可想而知。

  『參加總決賽的有182名選手,職工組105人,學生組77人。這些都是來自各個省和國有重要骨乾企業的精兵強將。』孫成斌的『師父』蘇子民已經是第二次參賽,但仍不敢小覷對手。

2018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山東高校采風活動走進山東技師學院

   為准備大賽,他們夏天空調吹熱風

  7月份集訓時,正值濟南的盛夏,除了高強度的訓練,為了適應大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我們故意把空調調成熱風,還穿上了厚的比賽服。』師生倆現在回顧大賽,仿佛一點也不覺得苦。

  『大概是6月份通知參賽,初期選拔了10個學生作為一個備賽集體。放暑假之前又進行了一次選拔,學生組留了6個人。假期期間一天不停地進行備賽。8月初最後一次選拔,最終參加省賽的學生留了4個人。』經過層層選拔,孫成斌幸運地成為參加省賽的『1/4』,並一舉拿下省賽冠軍,衝進全國總決賽。最終,蘇子民獲職工組冠軍,孫成斌獲學生組冠軍。

  『從入圍決賽到參賽,留給我們的集訓時間並不充裕。為了抓緊每一分鍾時間練習,我們集訓小組專門制定了訓練時間表,從早晨6點到晚上11點連軸轉,遲到要罰站的。准備省級比賽時,機器有限,大家都是輪著練,都想多練幾把,有時候練到半夜兩三點都很正常。』對於備賽時的辛苦,如今回想起來,蘇子民顯得頗為輕松。

   咬牙堅持,終於苦盡甘來

  談到從廚師到冠軍的成長之路,孫成斌表示,最感謝的還是老師和同學的幫助,『集訓的時候,作為上一屆的冠軍選手,程厚強老師和趙普同學對我們幫助很大。當時,他們幫著出題訓練,甚至比我們參賽選手還累。』

  在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中,孫成斌並非一帆風順,有時候也很郁悶。『有時候覺得太難了,郁悶得一天連飯都吃不下。記得有一次,一個程序是在觸摸板上輸入七巧板的顏色和排序進行編程,然後機器人就能按照編程進行搬取和入庫。調了3天還是遲遲沒結果,當時真的很想放棄,但咬咬牙從頭開始重新編程,最終還是做出來了。』孫成斌說,『國賽比賽項目講究個性化定制,程序是活的,也就是說有無數種可能性,所以備賽時一直在練各種編程。』

  與教師組的一樣,孫成斌實操比賽項目也是操控工業機器人完成七巧板的搬運和拼組。最終,孫成斌憑著『實操100分,編程調試100分,理論57分,總分257分』的漂亮成績成功摘得全國總決賽的冠軍。

  對於師生包攬雙冠軍,學院負責人表示,這是建校以來學院師生參加國家一類大賽取得的最好成績。優異成績的取得是學院教學整體水平提昇的集中體現,是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高的集中體現,也是學院新專業、重點專業成長發展的集中體現。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