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電競專業:『頭號玩家』的另類高考
2018-04-24 10:27:13 來源:新華網- 廣州日報  作者:王名潤 黃子寧 陳楓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打游戲』也能上大學?有人真的把這看似荒誕的想法變成了現實!日前,順德一中實驗學校4名高考生都收到了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電競專業拋來的『橄欖枝』。據該校招生要求,如果今年高考這些學子的文化課成績達到了該校的最低投檔線,就能實現自己的『象牙塔夢』。

  記者采訪獲悉,和傳統專業招生相比,電競方向屬『藝考』范疇。學子需要PK面試官、專業考題環節,最終纔能『過關斬將』獲得高校電競專業的『敲門磚』。專家表示,隨著電競產業的發展,電競相關人纔的需求量劇增。而集心理素質、思維路徑、心手協調等能力為一體的電競人纔,或稱為新產業市場上的香餑餑。

   新鮮:用『游戲』撬開高校大門

  靠『打游戲』也能獲得入讀大學的機會?在佛山順德區,就有這樣幾位『幸運兒』。記者了解到,順德一中實驗學校高三年級的李檬、吳志鵬、張光鏇、許榕根4人脫穎而出,以『電競』專業成績全國第8名、第25名、第294名、第322名的好成績,獲得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以下簡稱『南廣學院』)的電競專業合格證。

  這意味著,該校4名學子已經『半只腳』踏入了『象牙塔』的大門。據悉,南廣學院於2017年9月成立電競學院,作為一個新鮮感十足的專業,吸引了不少考生前來報名。記者了解到,該校今年是第二年招收電競方向相關的學生。

  而根據該校的招生簡介,在今年高考中,相關專業成績合格的考生,只要文化課成績達到了該校的最低投檔線(2017年為250分),他們就能實現自己的『象牙塔之夢』。

  記者了解到,順德一中實驗學校作為順德區內一所民辦學校,為了『瞄准』產業,培養對口的電競人纔,探索個性化教育,去年10月該校引入第三方校外專業的教育機構,為校內高考生開設電競藝考方向的課程輔導。據該校校長吳志良介紹,這在順德乃至整個佛山都是最先的嘗試。

  報考:有筆試面試還要懂心理學

  日前,記者來到了順德一中實驗學校,見到了這4位『游戲學霸』。考生張光鏇說,剛開始接觸電競專業,翻開學習資料,盡是游戲的歷史發展史、產業發展歷程、游戲心理學等。『我曾以為電競專業就是純粹地打游戲。』為了實現心中的大學夢,張光鏇還是決定『逼自己一把』。

  電競專業如何考?記者了解到,與其他藝考形式相仿,報考電競專業方向的藝考生,除了筆試,還有面試環節。電競專業有這3個主要方向:交互設計分析、電子競技分析、用戶體驗分析。面試環節裡有兩位面試官,考生根據自己報考的方向自主抽題,各有一道專業題以及推理題,有特長的考生還可以進行纔藝表演,每個考生的面試時間大概在8分鍾左右。

  較為有難度的是筆試環節。『第一屆DOTA2國際邀請賽總冠軍是誰?』記者從考生提供的筆試例題來看,考題對於非電競專業的『外行人』來說難度不小,考生只能在不斷熟悉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

  在纔藝展示環節,四位考生各顯神通。喜歡音樂的許榕根在高二時自學了一年的打擊墊(一種樂器,類似於電子合成器)。『喜歡這種強節奏的東西,燈光也很炫。』許榕根說。考了全國第八的李檬也愛好廣泛,吹葫蘆絲也是他的一大愛好。『葫蘆絲是少數民族吹奏樂器,我喜歡這種古典而又小眾的藝術。』由於父親是軍人,張光鏇從小學開始習武,『當時表演了一套軍體拳,但大家都笑了。』說罷,他也有點不好意思地笑出了聲。

  收獲:從玩游戲到思考行業發展

  說起打游戲,不少年輕人都熱血沸騰,但要想把它變成『敲開』大學之門的利器,還得過家長這一關。許榕根的父母比較開明,『他們一開始都比較支持我的選擇。』他認為,『如果能用自己的興趣來完成大學夢,還是一件挺不錯的事。』

  吳志鵬卻沒有那麼『幸運』。在聽到『打游戲』能上大學這個消息時,他的父親滿臉疑惑,幾次三番到學校諮詢老師,纔知道電競與打游戲並不能直接畫上等號。而早在2010年,吳志鵬就注意到了游戲戰術和數據分析師這一行業。『通過分析游戲雙方的各自數據以及在對戰中所采用的戰術,更考驗一個人縱觀全局的能力,頗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感覺。』從那時起,吳志鵬心裡就埋下了一顆電競的種子,現在這顆種子也將發芽、開花。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電競輔導課程的學習,四位考生都有不同的收獲,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許榕根也愛王者榮耀。從沈迷游戲到鑽研游戲,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許榕根坦言,自己最大的改變是不只從游戲本身來獲得快感,而是學會從游戲設計、行業等宏觀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校方:電競不等於打游戲職業道路並不窄

  記者了解到,該校引入第三方校外專業的教育機構,為校內高考生開設電競藝考方向的課程輔導。據該機構負責藝考的教師喬港介紹,打游戲是相對於普通玩家來說的,缺乏實際意義,類似於一種娛樂消遣;電子競技是相對於職業選手來說的,是一種對抗競技,比賽勝利可以為戰隊、俱樂部、甚至國家贏得榮譽,類似於奧運會上獲得獎牌。

  喬港介紹,電競藝考涉及電子競技發展史、電子競技產業分析、電競心理學、電競邏輯學、電競影視學等專業課程,學生未來可從事電競數據分析師、電競賽事策劃組織與運營、電競賽事內容制作傳播、電競賽事分析解說等職業。『教育內容非常豐富,未來職業道路也並非很狹窄。』

  而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工作人員介紹,專業核心課程也有十幾門,並不是說上了大學只是玩游戲。該學院還有用戶體驗分析和交互設計與運營方向兩個電競專業,分別是培養游戲用戶研究、用戶體驗大數據分析和動畫原圖制作等方面的人纔。

  專家:信息化時代電競人纔『炙手可熱』

  廣東省創新孵化器運營研究院院長王君銘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電競』並不僅是字面理解上的『電子競技』之意,它包含更多的內涵。『電競涵蓋了游戲、產業運營、技術開發、市場等各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對專業水平要求也非常高。』王君銘說。

  『不僅是廣東,全國電競教育的發展需要「快馬加鞭」。』對於電競教育,王君銘介紹,其實在一些發達國家中,不僅有高校開設專業化程度較高的電競專業,甚至還有專屬的『電競高校』。『目前,國內僅有部分高職院校探索電競教育發展,算是冷門的區域。』

  『電競人纔是一種集心理素質、思維路徑、心手協調等為一體的特殊人纔,和傳統模式培養出的人纔相比,電競人纔更有獨特性。』王君銘表示,電競人纔對操縱高精尖和復雜的器械、攻關電子程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他稱,在信息化時代,電競人纔同樣是『炙手可熱』,而電競教育也必不可少。

  觀察:廣東布局電競需人纔先行

  據《2017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電子競技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730.5億元,佔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的35.88%。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可以說是廣東電競協會成立的『元年』,從省一級到市區一級,各地都紛紛成立了各自的電競協會。此外,廣東多地爭相布局電競產業。例如佛山去年不僅成立了市一級的電子競技協會,還率先提出『電競+文化+產業』的電子競技跨界融合新業態,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電競產業,並『落子』禪城、順德打造各自電競產業孵化器。

  電競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後,掩蓋不了大量人纔缺口的事實。以廣東省創新孵化器運營研究院旗下的廣東電子競技研究所為例,盡管各類硬件、運營框架已『落地』,但因專業化人纔的『捉襟見肘』導致該研究所發展受限。

  記者了解到,盡管目前廣東較少有高校開設電競專業,但國內一些高職院校有探索電競教育。例如四川電影電視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等體藝類院校也都紛紛開設了各自的電競專業,以為產業培養更多專業化人纔。(記者 王名潤 黃子寧 陳楓)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