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2日電(袁秀月)最近,各藝術院校的藝考復試拉開帷幕,除了表演、播音主持專業仍是熱門外,木偶專業也成為一匹『黑馬』。上戲表演(木偶)專業報考人數創歷史新高,中戲偶劇系首次招生,即有兩千多人報考。喜歡木偶戲還是為增加藝考成功率?木偶專業突然受歡迎,是否意味著木偶藝術將迎來新生?
木偶專業的春天?
2004年,木偶表演專業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冷門專業,這年,上海戲劇學院首次招收木偶戲表演本科班。十幾年間,木偶表演專業一直保持低調,報考人數緩步增加。2016年,報考人數達到604人。
沒想到,兩年後,這一數字翻了一番。2018年藝考,木偶表演專業報考人數達到了1380多人,而招生人數則有所收縮,僅有18人。
另一邊,中央戲劇學院也『不甘落後』。2018年,中央戲劇學院偶劇系首次招生,便迎來2073人次報考,招生人數則有25人,競爭難度比上戲還要大。

近幾日,兩校的初試都已陸續結束。3月7號上午,上海戲劇學院木偶表演專業正式進入復試環節。來自重慶的考生小華稱,大概兩百多人和自己一起進入了復試,考試內容是木偶操作和即興表演。作為一名主修表演的藝考生,他最擔心的還是木偶操作,畢竟自己沒有學過。『沒想到考場上有老師帶,感覺還好。』小華說,自己現在可以踏實等成績了。
同一天晚上,中央戲劇學院的偶劇系也公布了初試成績。3月8日中午,通過初試的同學陸續來到中戲門口,等待資料審核並參加下午的考試。中午十二點多,中戲門口就排起了長隊,有的拿著畫板,有的帶著工具,好不熱鬧。
來自新疆的考生秦琳是美術生,一直在北京學習繪畫,這段時間,她考了不少學校,大多數都是美術專業,也有跟美術相關的,如中戲的偶劇系。考試期間,秦琳媽媽一直陪著女兒,看到這麼多人報考偶劇系,她也有點意外。
毋庸置疑,木偶專業已成為今年藝考的一匹『黑馬』。

偶劇系還是偶像劇系?喜歡木偶還是『曲線救國』?
『偶劇系是我給女兒報的,我想著可能是偶像劇,覺得挺好,就報吧。』談及為什麼報考偶劇系時,來自山東煙臺的周女士表示,都是陰差陽錯。
偶劇系還是偶像劇系,除了周女士,還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
實際上,偶劇系跟偶像劇沒有一點關系,卻跟木偶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木偶戲又稱傀儡戲,是一種由演員操縱木偶表演故事的戲劇種類,漢代時產生,唐代期間得到興盛,隨後發展成為一種藝術門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不過,對於一些藝考生來講,這一點似乎不太重要,報考這個專業,只是『曲線救國』,因而這一專業的考生也最全面,美術、播音、表演、舞蹈的都有。
『很多學生都報了八九個學校,報這個專業也是多一個機會。』秦琳媽媽表示,女兒的水平夠不上中央美院和清華美院,為了多點錄取機會,就報了一些冷門專業。在她看來,中戲的偶劇系希望還大一點,首屆招生,又比較綜合。

周女士也有類似的想法,在她看來,先考進去比較重要。她女兒學的是播音主持,但好幾所學校都沒過初試,沒想到中戲偶劇系給了一個驚喜。不過復試要考美術,女兒沒學過畫畫,急急忙忙地學了手工,她也有點擔心,『不知道考成什麼樣』。
考生和家長的想法,校方也深有了解。上戲黨委副書記、校長黃昌勇就曾表示,『表演系難進,不如先進上戲。』他也建議,上戲各個專業的融合度較高,經常會出現畢業後專業變動較大的情形,因此不要急於給自己定型。
不過考生中也不乏一些從小就學習木偶的。來自西安的李佳就稱,她有個同學一直在藝校學習木偶戲,前段時間還順利通過了上戲的初試。而自己因為從小就喜歡玩偶,接觸很多偶劇後,就想讓玩偶變得生動起來,所以纔報了中戲的偶劇系。

木偶戲發展重在人纔
『上戲木偶劇的火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一是國家對傳統文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二是木偶劇本身的發展空間和獨特魅力。三是有一群青年人為之努力傳承和發揚。』談及木偶專業為什麼火時,上戲木偶專業老師秦峰如此表示。
中國木偶藝術如何走向新生,這一直是個難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秘書長雅克斯就認為,木偶戲要傳承與發展,年輕人是關鍵。而對於中國木偶藝術來講,在向年輕人推廣之前,還要先培養出一批從業者。
2004年,上戲聯合上海木偶劇團創辦了全國第一個木偶本科專業,十幾年來,它已經為中國的木偶皮影事業培養了不少人纔。上戲也跟全國的多個木偶劇院聯系密切,還曾與漳州木偶劇團、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泉州市木偶劇團等聯合培養學生。
中央戲劇學院也很早就開始了對木偶戲的研究,1951年,中戲就曾成立木偶戲研究組。2015年,又重新成立了『木偶劇研究中心』。2017年設置偶劇系,今年正式招生。

除了上戲和中戲,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福建省藝術學校、武漢市藝術學校等都開設了木偶戲、皮影戲的中專和大專學位。
木偶專業的培養方向同樣重要,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郝戎曾表示,偶劇系將在傳統的基礎上,汲取世界偶劇藝術精華,融合當代戲劇創作理念,構建我國偶劇藝術創新型人纔培養中心。
上戲木偶專業老師趙根樓也提倡,木偶專業要『專於玩偶,兼能演藝』,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相結合。上戲木偶表演專業的學生彭昱暢順利轉型演員,除了個人的資質,恐怕也離不開學校的培養。
木偶專業為何之前一直冷門,現在卻突然火了起來。除了『曲線救國』,學校的創新也讓藝考生放了心。
木偶專業受歡迎,對於木偶戲行業來講,這無疑是件好事。不過,木偶戲的傳承卻還任重道遠,如何創新木偶人纔培養模式,如何讓更多人了解木偶戲,讓更多考生因喜歡木偶戲而去報考,這還需要從業者們的繼續努力。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紀念抗戰勝利76周年:傳承愛國救國的精氣神
- 截至9月3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
- 中秋假期火車票明起開售!疫情對出行有影響嗎?
- 暴雨黃色預警:河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
- 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積極評價中國舉辦服貿會
- 布隆迪政府呼吁停止將新冠病毒溯源問題政治化
- 專訪:愛爾蘭和中國深化服務貿易合作機遇『巨大』
- 美國20年反恐戰爭損失8萬億美元 約90多萬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