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58%大學生希望成為職場精英 15%願望當一流專家
2018-03-01 09:12: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不想當科學家的大學生未必不是好學生

  現代社會是多元社會,存在著多種運行機制,也存在多元的價值觀,在這樣的社會中,人有多種選擇,有多種追求,有多種機會。

  隨著時代的發展,似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想當科學家了。據《中國青年報》日前報道,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發布《大學生使命擔當調查研究報告》顯示,58%的大學生希望成為職場精英,僅有15%的大學生希望成為專業領域內的一流專家。

  不少人就『年輕人不想做科學家』進行了爭論。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太物質了,心裡只想著早點進入社會掙錢』;有人說,大學生都不想搞學術了,國家的未來『前景堪懮』;還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思路太活躍,越來越不踏實了……

  好家伙,一個『大學生不想當科學家』的調查結果便和拜金聯系到一起,乃至上昇到了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恐怕是危言聳聽了。首先,根據這份調查結果,『年輕人不想做科學家』的詳細表述應當是,多數大學生不想當科學家,並不是指所有的大學生。而且,正如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趙彥雲所說:『從社會的宏觀數量來看,科學家在職業群裡是小的群體。』『15%的比例若放在整個大學生群體來講,絕對數量還是相當大的。』

  其次,『大學生不想當科學家』並不能和『大學生太物質』『國家未來前景堪懮』畫上等號,不想當科學家並不代表一定拜金,也不意味著不尊敬科學家、不崇拜科學。相反,如果一個國家的大學生都想當科學家,那恐怕纔是不正常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纔是社會的常態。

  和許多人兒時作文裡言不由衷的科學家夢相比,我倒是覺得,這份調查更加真實。真實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聽到了實話,反映了現實的情況,經過計算,本次調查各份問卷的信度大部分在0.7左右,最高可達到0.89。這是實然;二是,調查所勾勒出的現實輪廓,正是一個正常社會應有的面貌。這是應然。

  現代社會是多元社會,存在著多種運行機制,也存在多元的價值觀,在這樣的社會中,人有多種選擇,有多種追求,有多種機會。當然,對一個國家來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家就是先進生產力的制造者和貢獻者。對科研的投入,會直接影響國家的科技實力乃至綜合國力。這一方面需要吸引願意從事科研、能夠從事科研的優秀人纔順暢地進入到科學家的行列;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科研人員的工資待遇,讓科學家的待遇與貢獻相匹配,生活體面有尊嚴,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的氛圍。這也是一個正常社會應有的面貌。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