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曝光臺
搜 索
揭秘藝考化妝那些事兒:要花多少錢?考官怎麼看?
2018-02-26 09:45: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宋宇晟 袁秀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26日電(記者 宋宇晟 袁秀月)今年春節假期剛過,中戲、中傳等高校先後進入『藝考時間』,2018年藝考大幕就此拉開。與此同時,學校周邊的『化妝經濟』持續昇溫,其中不少小店為考生提供化妝服務。記者近日走訪了幾家小店,了解藝考化妝背後的故事。

中國傳媒大學2018年藝術類本科專業招生考試北京考點現場。袁秀月 攝

  什麼專業能化妝,什麼專業不能化妝?

  對於頗受關注的表演專業來說,素顏面試一直是不少高校所提倡的。對此曾有報道指,選拔表演專業的人纔並非選美,素顏更能展示形象。

  北京電影學院2018年招生簡章中更是在注意事項中注明,報考表演專業的考生,參加專業考試時,『一律不許化妝,嚴禁穿著增高鞋,使用增高墊』。與此類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戲劇影視)專業本科招生考試規程也要求,『考生一律不許化妝、不允許著裙裝、不許戴美瞳。』

  不過由於專業不同,考試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中央戲劇學院在表演(舞劇表演)考試說明中要求,初試『可化妝』,但復試『不可化妝』。

  在中國傳媒大學2018年招生簡章中,面試的備注中只剩『考試過程錄像』,前幾年一直存在的『不允許化妝』字樣已被刪除。

  中傳校園附近的一家造型室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來化妝的主要集中在上鏡的專業』。她覺得化妝其實也是為了看『上鏡的效果』。

一位藝考生在造型室化妝。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考生都化妝嗎?

  記者近日在中戲、中傳藝考現場注意到,不少考生都化了淡妝,有考生還做了造型。

  報名中戲、中傳兩所學校的常銘元直言,雖然自己平時不化妝,但到了考試前還是會化淡妝,而他周圍的同學『一般都會來化妝』。他說,雖然自己知道化妝不在考試中起決定性作用,但『化妝是加分項,也會自信一點』。

  一位報考播音與主持藝術的考生告訴記者,自己周圍多數同學都在藝考前會預約化妝老師。

  記者也走訪了幾家高校附近的造型室。中傳附近一位店主向記者表示,每年初試大概會給200-300個學生化妝,平均每天要為三四十位考生化妝。藝考期間店裡特別忙,很多考生都要來化妝,『如果沒有提前預約,怕是化不上』。

一位藝考生在造型室化妝。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化妝花多長時間?

  這位店主告訴記者,考生『一般都是考前一兩個小時來准備化妝』。而化妝大概要用去幾十分鍾。

  另外一間造型室負責人東方也告訴記者,給一名藝考生化妝大概需要五十分鍾。『裸妝比濃妝要難化,因為精致度要求更高。』

  東方說,自己在傳媒大學附近已經營十多年。她注意到,最近幾年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化妝的男生越來越多了。在她的記憶中,大概從2015年之後男生化妝明顯變多。『這個變化也有一方面是因為參加藝考的男生的基數增加了,所以化妝的男生也變多了。』

資料圖:2月24日,眾多考生與家長正在考場外等待。當日,浙江傳媒學院藝術類專業復試在杭州開考。中新社記者 王遠 攝

  化妝要花多少錢?

  東方告訴記者,大多數藝考生會選擇三百元到五百元這個范圍的價位。『有的同學個人條件特別好,他可能會跟我指定一些比較知名的造型師。那個價位會比較高,基本是上千,但是非常少的,普遍是三百到五百。』

  正在中傳附近一間造型室內化妝備考的劉昱彤也證實了這樣的說法。她說,自己周圍有很多同學約了化淡妝,價格在三百到一兩千不等。

  不過她覺得,藝考大部分都是憑自己的能力,『化妝只是一個輔助,來增加自己自信的,只要你足夠自信,我覺得妝不是特別重要。』

學校附近的藝考化妝店。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考官看重化妝嗎?

  和劉昱彤的想法類似,在不少高校老師看來,藝考並非選美,化妝與否也不能決定考生的成績。

  中戲相關部門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演員的創作任務是塑造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藝術創作反映生活,生活中每個人的形象和氣質千差萬別,所以我們需要不同類型的演員來創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當然,高顏值也是其中的一類,但絕不是唯一一類。』

  北影表演學院教授崔新琴去年藝考時表示,不見得長得漂亮就能考上。『只是你有一條腿先邁進來了,另一條腿能不能進來,關鍵看你有沒有准備好。』

  上戲音樂劇中心主任王洛勇也曾對媒體表示,『顏值』並不是考試的全部。『相比顏值,我們更看重一個學生的德行。』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今年招生時並未明確『不允許化妝』。其副院長李洪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考官主要考慮高中生應該呈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和氣質,只要是適合自己的,體現這個年齡段特點的考官都能接受,並沒有硬性要求。

  不過他同時也表示,『藝考中我們必須通過面試這樣的方式考察學生的思維、反應、語音條件、鏡頭前的狀態以及對這個行業的認識程度、喜愛程度;另一方面,這個專業其實是一個文化傳播工作,高考環節對於考生的文化素養要求也越來越高。』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