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 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
2018-02-06 09:06:20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楊彬 張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本報北京2月4日訊(記者 楊彬 張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日前印發,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意見》強調,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據悉,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意見》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意見》從提昇農業發展質量、推進鄉村綠色發展、繁榮興盛農村文化、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強化鄉村振興人纔支橕、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等方面進行安排部署。

  《意見》確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意見》強調,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高度重視發展農村義務教育,推動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全面改善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推進農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支持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加強職業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農村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把農村需要的人群納入特殊教育體系。以市縣為單位,推動優質學校輻射農村薄弱學校常態化。統籌配置城鄉師資,並向鄉村傾斜,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

  《意見》指出,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纔支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纔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造就更多鄉土人纔,聚天下人纔而用之。

  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鼓勵各地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

  要加強農村專業人纔隊伍建設。建立縣域專業人纔統籌使用制度,提高農村專業人纔服務保障能力。推行鄉村教師『縣管校聘』。實施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纔支持計劃,繼續實施『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計劃等,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支持地方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靈活設置專業(方向),創新人纔培養模式,為鄉村振興培養專業化人纔。

  要發揮科技人纔支橕作用。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保障其在職稱評定、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深入實施農業科研傑出人纔計劃和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項目。

  要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乾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律師、技能人纔等,通過下鄉擔任志願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研究制定管理辦法,允許符合要求的公職人員回鄉任職。

  要創新鄉村人纔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建立自主培養與人纔引進相結合,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實踐鍛煉等多種方式並舉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纔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全面建立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研究制定鼓勵城市專業人纔參與鄉村振興的政策。

  《中國教育報》2018年02月05日第1版版名:要聞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