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關注!我國兒童I型糖尿病20年增加4倍
2018-01-11 09:30:39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鄢光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患者總人數高達1.1億,其中I型糖尿病,又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總數近千萬。1月7日,由健康報社主辦的I型糖尿病防治知識新聞傳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前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翁建平教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南京大學附屬鼓樓醫院內分泌科朱大龍教授介紹了I型糖尿病相關知識和國內外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1月4日在《英國醫學雜志》(BMJ)發表的中國全人群I型糖尿病研究成果。

  據悉,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支持、中華醫學會發起並指導、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資助、全國13個地區505家醫院共同參與的『2010年?2013年覆蓋全年齡段的中國I型糖尿病研究』最新結果顯示,中國全年齡段I型糖尿病發病率為1.01/10萬人,其中0?14歲兒童發病率為1.93/10萬,15?29歲人群發病率為1.28/10萬,30歲及以上人群發病率為0.69/10萬。

  研究顯示,中國仍然是全球I型糖尿病發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過去20年間,1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增加近4倍,且新診斷的成年I型糖尿病發病人數也不可小覷。該研究是全球首個國家層面的全年齡段I型糖尿病發病特點和規律研究。《英國醫學雜志》(BMJ)網站和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網站1月4日同期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I型糖尿病多發於兒童青少年人群,但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需終身依賴胰島素治療。上世紀90年代研究提示,中國是全球兒童發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僅約0.6/10萬。此後,全球多國研究提示兒童青少年I型糖尿病發病率持續上昇,但缺乏成人發病情況數據。

  為深入了解我國I型糖尿病整體發病情況,時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的翁建平教授牽頭,與國內內分泌糖尿病領域和兒科領域專家一起共同開展了這一全國性研究。樣本量為1.33億人,調查范圍約佔中國總人口數的10%,包括6%的15歲以下兒童青少年。研究共收集到5018例新發I型糖尿病病例,其中65.3%患者年齡在20歲以上。

  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每年有1.3萬例新發I型糖尿病,其中超過9000例在15歲以上的人群中。大部分新發I型糖尿病是在成年診斷出來的。0?14歲兒童青少年I型糖尿病發病率與緯度顯著相關,北方比南方發病率高,但在1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與緯度變化無關。這可能與基因、環境因素有關。

  朱大龍教授表示,中國人群I型糖尿病患病率雖然較低,但是中國人口基數比較大,I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很多,因此這個研究項目非常有意義。他介紹,病因診斷在我國還比較困難,免疫抗體的檢測沒有規范化。I型糖尿病診療重在管理,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從診斷、監測、治療、患者教育到患者的自我管理如果能環環相扣,落到實處,可以讓病人生存30年、50年或者更長時間。而患者管理涉及診斷、抗體標准化、數據推廣、臨床經驗等因素,其中通過媒體把醫學術語傳達給患者、患者家人及公眾是很重要的一環,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水平,並為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創造良好的環境。

  翁建平教授介紹說,歐美日澳等很多國家都有I型糖尿病研究數據,而我國原來是沒有的。1988年、1996年,中國開展了一部分研究,當時數據是非常有限的,由22個城市的部分醫院自己上報,數據質量也難以保證。『要做好I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中國有多少病人,這些病人誰在管,是不是有可能管得更好一些,否則政府有關部門就無法針對性地制定措施。為了提高管理效率,我們開始了這個研究項目,我們發現被調查人群診斷時,急性並發癥比例高,診斷人群半年內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發病率高達40%。這一數據提示我們,我國I型糖尿病患者大多診斷太晚,需要提高早診率。』翁建平教授說。

  翁建平教授表示,由於醫保不覆蓋患者監測血糖的費用,很多患者不紮手指測血糖,用胰島素的劑量相當盲目,不僅容易產生低血糖,也影響整個病情控制。這不是高科技能夠解決的,需要保障政策能夠跟上,幫助病人克服心理恐懼。

  該研究更新了全球糖尿病地圖中的中國兒童起病I型糖尿病發病率,也填補了成人起病I型糖尿病發病率的空白。研究者認為,中國I型糖尿病增加速度快,亟待加強該領域的研究。在關注兒童青少年I型糖尿病的同時,成人起病的I型糖尿病也不容忽視,急需得到關注並給予相應的衛生資源,以改善患者健康狀況。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