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被測學生把洋節錯認為中國傳統節日,還有部分被測學生把小烏龜錯認為十二生肖。日前,遼寧沈陽市約六萬名小學四年級學生參加了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涉及語文、數學、英語、基本素養四科。當地教育界人士表示,調研和監測發現,目前學生閱讀能力總體偏弱。(《遼沈晚報》12月28日)
小學都上到四年級了,居然還有把小烏龜扯進十二生肖、把洋節當成傳統節日的,這樣的『梗』實在讓人難以置信。盡管僅憑一次或幾次測評,未必就能反映出小學生真實的傳統文化常識水平,但出現如此『低級』錯誤,胡亂『拉郎配』,真的說不過去。
這個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現實中,一些家長更關注的是奧數,是英語、早教等『新知』,或者是舞蹈、球類、跆拳道等健身項目。小孩子的興趣往往被游戲或玄幻讀物等吸引,他們的世界裡多的是各種豐富駁雜的知識,是另一種『與時俱進』。至於那些經歷了歲月淘洗的傳統文化常識,很多被棄置一邊,甚至成為『老祖母』的專屬。十二生肖是這樣,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也是這樣,當然還包括諸多中國人的歷史與地理等。這其中,『三國』的命運稍好些,但孩子們獲知的三國知識,很多甚至來自網絡游戲……
傳統文化常識果真過時了嗎?且不說其中好多知識反映的是中國人的世界觀,是一種自成系統的認識論,即使以現代社會的知識體系而言,也離不開這些傳統文化常識。某種程度上講,現代社會越往前走,越是呈現出某種新變,越能體現出傳統文化常識的重要性。這本身就是一種互補,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參照系。
因此,有必要在學校教育中強化傳統文化常識教育。這不是復古,也不是食古不化,而是一種回歸,是在找回中國人的固有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尋求更充分的認同。沈陽市的綜合評價只是一個標准,真正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譬如,如何習得這些傳統常識?如何將其融入日常教育教學?如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而非硬性灌輸……
目前,中小學語文課本已經加大了傳統文化課程的比例,一些學校也在常態化組織經典誦讀等活動,但僅有這些還不夠。在新一代學生的知識體系中植入傳統文化元素,並不是幾首古詩、幾個典故所能支橕的。要真正引起學校、家長的重視,必須想辦法營造一種濃郁的學習氛圍。
傳統文化常識並非簡單的知識積累,而是體現在生活態度上。我們現在常常強調中國人要有文化自信,但文化自信從何而來?正是從傳統文化中來。有傳承、有汲取、有浸淫,纔會經由與外部世界的碰撞而產生自信。如果缺乏傳統文化常識,即便擁有再多的技能,也是瘸腿的。
是時候重視傳統文化常識教育了。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一個民族的精神發育是不是健全、是不是既能接續傳統又能吸納新知,關鍵在於對自己的歷史文化是不是有敬畏。從這個意義上講,錢穆先生所言的對歷史要有『溫情和敬意』,應該成為一種警醒。(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胡印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20部門印發意見加快勞務品牌發展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確診病例36例,均為境外輸入
- 為創新型中小企業量身打造 北京證券交易所起航
- 推動經濟行穩致遠 中國市場主體數量已增至1.46億戶
- 全球多家醫學期刊聯合呼吁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 橋本聖子談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 是否成功讓歷史來證明
- 俄外長:俄或接受塔利班邀請出席宣布新政府組建儀式
- 泰國國家旅游局:曼谷等地計劃10月起對國際游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