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把『學生插圖畫』做成『大事兒』 這所小學讓課本涂鴉火了
2017-12-27 09:10: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沈陽12月26日電(記者 王瑩)還記得上學時在課本上的涂鴉麼?沈陽一所小學組織上千名小學生,『正兒八經』地給語文、數學等教材畫起了插圖。

  走進沈陽市渾南區白塔小學的教學樓,走廊裡一整面牆壁的教材插圖畫吸人眼球:有來自課文《小松鼠找花生》《烏鴉喝水》《九色鹿》裡的栩栩如生的小動物,有耳熟能詳的傳統文化故事《斷織勸學》《文天祥》,還有《江南》《可愛的西沙群島》中的美麗風景……一張張圖畫色彩鮮艷、情趣盎然。

  『教學中,有些孩子喜歡在書上勾勾畫畫,更有的孩子在教材空白處仿畫、改畫,創作出新的插圖畫。這種現象讓我們興奮,萌生了讓孩子給教材繪制、創作插圖畫的設想。』渾南區白塔小學校長李曉東說。

  今年9月開學起,學校開展了『我繪心中最美教材插圖畫』活動。精選課文內容,部分教師和全體學生參與,得到了師生們積極響應。

  講起自己的創作過程,學生們滔滔不絕。『我畫的時候,特別注重這幅畫的比例和細節。』五年一班學生高熙雯拿著作品《小麻雀》說:『這是講述麻雀媽媽保護小麻雀、不讓它被貓吃掉的故事。所以我畫的時候特別突出了麻雀媽媽的勇猛,尾巴上翹、爪子鋒利的特點。貓和麻雀的毛都很難畫,都是用鉛筆一點一點很仔細畫出來的。』

  給課文《文天祥》畫插圖畫的六年一班學生楊雪凡說:『教材上的插圖畫有八個人物,形象和顏色各不相同,我精心設計,改得更加突出人物各自的特點。還把詩句《過零丁洋》填補在畫面空白處。通過畫插圖畫,我對美術和歷史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畫插圖畫,學生們對教材的作用理解得更深入了。原來主要理解文本的內容。現在可以通過圖文對照與轉換的方式進行理解、審美和想象。豐富鮮活的課文插圖,在孩子頭腦中形成具體的相關情境,進而更輕松地、更深入地感知語言。』四年八班班主任王冬冬說。

  不光是語文教材成為插圖畫的創作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數學教材也成為創作對象:通過小貓釣魚學減法、小兔子捆蘿卜學習乘法、給大樹量周長計算直徑半徑……『英語、科學、品德……每門學科都可以和插圖畫有效結合,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五年級英語老師王茜說。

  從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專注力出發,渾南區白塔小學把『學生插圖畫』做成了『大事兒』,12月初,近400件優秀學生插圖畫作品在學校體育館展出,先後有來自省內各地的500餘位專家、校長、教師、家長觀展。遼寧省教研院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黨委副書記武丕纔等專家評價:『學校藝術氛圍濃厚,學生全員參與,藝術教育成果顯著。』

  李曉東表示,『我繪心中最美教材插圖畫』主題活動的開展,體現了美術與語文、數學等多個學科的跨學科整合,直面孩子核心素養的培養,形成孩子『興趣—能力—素養』的成長鏈條。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深化活動,形成『仿』『創』兩大系列,讓孩子的思維更加絢爛,生活更加多彩,童年更加難忘。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