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經理揭開招聘『潛規則』
名校研究生求職緣何受青睞
12月14日19時,距離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試僅剩一周,北京一所高校的教學樓內,李芳站在二樓走廊,輕聲朗讀著手裡的復習資料,進行考研的最後衝刺。這名2014級化工專業的本科生,今年要報考一所以化學專業見長的院校的研究生。『我們班考研的同學挺多的,大概佔80%,許多人有名校情結,想在專業領域繼續深造,讓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完善。』
今年7月畢業於大連一所高校的李輝,已經是第二次參加研究生考試了。作為非應屆畢業生,李輝在找過幾輪工作後,『無奈地』選擇繼續加入考研大軍。『誰不想多賺點錢?誰不想有更好的生活?但不是名校碩士,競爭力太弱,能選擇的機會太少了。』他每天都學習到很晚,希望通過考上名校研究生找到好工作。
北京教育考試院研招辦的統計數字顯示,北京今年共有165個招生單位招收研究生,全國范圍內報考北京招生單位的考生則為322897人(不含推免考生)。從報考志願來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12個招生單位的報考人數均超過1萬人。也就是說,這12所『名校』吸引了報考北京院校的約1/3考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采訪時發現,考生之所以紮堆兒報考名校,『繼續深造』和『為了更好的就業』是普遍訴求。
HR經理揭開招聘『潛規則』:名校,研究生,必須的!
在安徽衛視一檔訪談節目裡,一位前HR經理曾拋出『會對非985高校的大學生區別對待』的話題,引起網絡熱議。
這位前HR經理表示,一些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名義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往往對應聘者預先設置各種隱性約束。比如,參加招聘會時,他們會把985和非985的大學生簡歷分開放,離開時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非985大學生的簡歷只能『被清理』。
對於這個招聘環節的『潛規則』,很多非名校本科畢業生已心知肚明,許多人甚至從大一就開始准備考研。在他們看來,真相雖然殘酷,但命運並非不可改變。他們期待通過考研進入心儀的名校,既提昇學歷,又能在未來為自己增加競爭砝碼。
曲琳琳已經在某中央媒體工作了一段時間,一個『有情懷的理由』促使她在今年8月辭職,專心投入考研大軍。『工作中認識了許多專業精進的前輩,他們讓我從單純對文學的熱愛進一步發展到對新聞的熱愛,要在這個領域立足,深造是必須的。』曲琳琳表示,她此次報考的是國內最知名的傳媒院校之一,希望畢業後繼續回歸媒體領域。她坦言,名校碩士畢業生纔有可能在任職單位解決編制、戶口等。而這些對於非名校、又僅僅是本科畢業生的她來說,『不敢奢望』。
『名校+研究生等於更好的就業』,似乎正在成為找工作的『黃金定律』。『班主任告訴我們,學醫的話,不考研沒出路!』一名醫學生在網帖中坦陳他堅定考研的原因,他回顧說,大一新生報到那天早上,有著消化科博士學歷的班主任告誡道,准備將來做醫生的一定要考研,而且一定要考上。因為本科畢業基本進不了大醫院,在醫院裡會讓人瞧不起。醫學既需要經驗,也需要不斷研究和創新,不讀研就意味著不懂研究和創新,無法最大化實現醫生的價值。
HR經理心中的名校生標簽:更聰明、更勤奮、能充當公司門面
在職場,許多人認同『學歷不代表能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但可惜的是,面對用人單位的招聘標准,學歷低的往往連『出來遛遛』的資格都沒有。
『目前雖然是應試教育,存在死記硬背的因素,但名校研究生仍意味著更勤奮、更聰明、反應速度快、做事更容易上道。』就職於一家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王亦宣說。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HR經理范雪柯則表示,名校生綜合素質高,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很多企業在宣傳時經常會提及員工的學歷情況、生源地,大學畢業生供不應求時,企業可能招收普通學校的學生,但當大學畢業生供大於求時,誰都想招聘到名校的畢業生。』某國企HR經理鄧明表示,錄用名校研究生更能壯大公司門面,來自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等學校的畢業生,也能不斷優化員工整體素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由於名校學生自帶聰明、勤奮、適合充當公司門面的標簽,因此被企業聘用的幾率更高。
廣開纔路、篩選非名校優秀人纔?HR經理:成本太高
一些知名企業的HR經理表示,一次招聘往往會收到數十萬份簡歷,確實存在『簡單粗暴地』對待非名校畢業生簡歷的情況。比如,在進行電腦篩選簡歷的第一步時,就直接設置學校條件,非名校學生無論能力多強,簡歷也會被篩掉。但依據學校區分畢業生,企業是否擔心會漏掉非名校的優秀人纔?
『我個人認為,根據每年的人纔市場行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范雪柯表示,『如果重點學校的學生能夠滿足招聘需求,就不會擔心漏掉優秀人纔。如果不能滿足招聘需求,會適當放寬對學校的要求,非名校的求職者也不是全無機會。』
鄧明告訴記者,在大量簡歷投遞而來的情況下,因為篩選成本太高,一定會設置相應標准刪除一些簡歷,非名校的優秀人纔往往被漏掉。
王亦宣則表示已經習慣了招聘季時『優秀名校畢業生蜂擁而至』,不擔心漏掉非名校的優秀人纔。『名校的優秀研究生數量已經很龐大了,很難有精力再去甄別一名非名校的研究生是否優秀。』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名校學生確實更有優勢,但非名校學生也會以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方式,增強自己的綜合競爭力。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王亦、記者何欣對本文亦有貢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齊琪 郭艷麗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7年12月25日04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新疆棉紡業:『強迫勞動』是美西方反華勢力的謊言
- 疫苗接種進入『關鍵期』,哪些重點需關注?
- 水利部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 防災減災調度更主動
- 受賄行賄一起查 中紀委:正建立行賄人『黑名單』制度
- 最熱夏季!歐盟機構:2021年歐洲夏季均溫創新高
- 索馬裡總統穆罕默德表示中國是索堅強伙伴
- 慕尼黑國際車展開幕 聚焦未來交通解決方案
- 受疫情打擊 南半球最大摩天輪『墨爾本之星』 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