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懲罰告密者』的女教師引發輿論關注。筆者關注了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媒體所謂的『懲罰告密者』,其實是有種曲解原意的味道。其實,這件事的本身就是由一塊巧克力引發的同學糾紛。某一位同學帶巧克力來教室,因為這違反了班級的不許帶零食來教室的規定,所以另一位同學向班主任舉報。就這件事情本身來說,也扣不上告密這頂高帽。而這件事還另有隱情,就是那位舉報者曾威脅那位帶巧克力的同學,如果不把巧克力給他吃,他就向老師舉報。那位舉報者『敲詐不成』,就向老師舉報了。老師得知事情的真相後,對那位舉報者的『勒索』行為很不滿,就讓那位帶巧克力的同學當著舉報者的面,把巧克力吃下去。
從這一簡單的『巧克力事件』來說,這位教師並不是『懲罰』所謂的告密行為,而是對『敲詐行為』的懲處。應該說,這位教師處理這件事的方式,也體現了教育藝術。
如果事情到這一步,也算是圓滿地解決了。即便是這位老師把這個案例記錄下來,作為一種成功的教育案例在相關的研討會上分享也未嘗不可。但是,這位同時身為微博大V的老師把這件事情發在微博上。當然,如果媒體不緊抓教師『懲罰告密者』這個熱點話題,這件事情也不會引發過多的關注。
在媒體的報道下,這位教師自然是贏得了好名聲。但是,犯錯的學生和他的家長,則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一個小學生犯了個錯,不僅被戴上了『告密者』的高帽,還被全國網民圍觀,這真的有點殘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位小學生作為成長中的活生生的人,犯錯也很正常。即便是未成年人犯了罪,相關法律也規定不公開審判,媒體報道也要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小學生犯個小錯,不能讓他在火爐上烤呀。
我們常說,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但在為『懲治告密者』叫好的輿論中,最忽視的還是那個犯了小錯的孩子的隱私。從為學生更好成長的角度講,這件事只是班主任班級日常管理中的一個小插曲,沒有必要在媒體上大書特書。但願以後再有類似事件發生的時候,媒體還是放過孩子吧。
(作者系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教科所教科員)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21日第2版版名:中教評論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新疆棉紡業:『強迫勞動』是美西方反華勢力的謊言
- 疫苗接種進入『關鍵期』,哪些重點需關注?
- 水利部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 防災減災調度更主動
- 受賄行賄一起查 中紀委:正建立行賄人『黑名單』制度
- 最熱夏季!歐盟機構:2021年歐洲夏季均溫創新高
- 索馬裡總統穆罕默德表示中國是索堅強伙伴
- 慕尼黑國際車展開幕 聚焦未來交通解決方案
- 受疫情打擊 南半球最大摩天輪『墨爾本之星』 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