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三個課堂』打基礎 實踐平臺長本領
2017-12-15 10:15:01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俞路石 方夢宇 陳沭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學校把實驗室免費提供給我們做辦公場地。』安徽省滁州學院學生、新德音公司法人代表周新國說,『學校還組織科研團隊指導我們研發系統。』

  在學校支持下,新德音公司迅速開發並上線了安徽省首套『高層建築消防綜合安全治理系統』,上線至今已經成功普查了2033棟高層建築,建立了『一樓一冊』整治工作電子臺賬,系統接入到滁州市公安消防支隊指揮中心,可以為高層建築火災出警導航提供服務。

  琅琊山畔、醉翁亭旁,一群滁州學院學生追逐創業夢想,緊跟時代步伐,用實乾成就精彩人生。

  給學生打好創業基礎

  提到學生創新創業,作為指導教師的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王濤說:『創業是一件厚積薄發的事,急不得,循序漸進自然水到渠成。』

  『創新創業不是空想,也不是學生上了大學就懂了,需要老師的教育和學校的支持。』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王詩根說,『學校為學生建設好了一體化的「三個課堂」,「第一課堂」是課程化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是活動式創新創業訓練,「第三課堂」則是創新創業實踐。』

  為了給學生建設好『三個課堂』,學校教師紛紛主動要求到企業鍛煉,學校重金聘請校內外學者、企業高管、技術人員等作為學生創業導師。同時,學校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建有19個實驗實訓中心、122個綜合實驗室、4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8個省級創客實驗室、9個校級科技創新平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3.4億元。此外,學校不斷強化校企、校地合作,主動承接生產項目,並讓學生參與到項目中,學生在把實習作品轉化成產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動手能力。

  『項目研發階段學生參與了,現在項目成熟了也都是學生在運營。』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院長孫艷輝說,『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產中來,然後再帶著實踐中的問題去學習,學生的實踐能力會越來越強。』

  搭建平臺提昇動手能力

  2016年,金寨縣啟動全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由於金寨縣山區測繪條件復雜,各鄉鎮土地復墾進度不一,加之農村宅基地騰退整治復墾的測繪與復墾方案編制工作工序繁多,技術要求高,很多公司不能勝任,嚴重影響到了金寨的脫貧攻堅工作進展。

  今年3月,學校了解到情況後,主動承接了該項目,並迅速組建了以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院長王春為組長,12名教授、博士為骨乾,400多名學生和108名工程師為作業主力的優秀團隊。

  團隊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全面梳理了全縣土地復墾各類基礎數據,先後編制了《外業竣工圖測繪作業規范》《數據匯交流程及規范》等工作指導書,還編制了制圖模板、數據匯總統計模板等文件,規范了外業測繪、內業數據處理、成果形式等。

  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學校幫助金寨縣完成了1.1萬畝農用地內現有農村宅基地非常規土地利用現狀變更任務,1.6萬畝農村宅基地騰退整治復墾報批驗收工作,以及47萬畝作業區的無人機高分辨率航攝任務,有力支持了金寨縣脫貧工作。今年9月,金寨縣政府主動提出與滁州學院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

  王春說:『用實踐平臺和教師的技術功底提昇學生動手能力,是一種合力式教育,也是落實創新創業人纔培養和學科建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邁向就業的康莊大道

  『作為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學校將「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信息化」作為基本辦學定位,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國,用人纔和智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社會不斷創新發展。』滁州學院校長許志纔說。

  學生因為專業基礎紮實、綜合素質較高、動手能力強,很受用人單位歡迎。近3年,滁州學院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在90%以上,年終就業率在95%以上。2017年,學校入選本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入選第二批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00強。

  『我們學校的學生去企業實習,很多實習單位表示,實習結束願意留下來的學生可免去試用期,直接考核轉正,給予正式員工待遇,反而是學生要再三考慮。』王詩根戲稱,『這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5日第3版版名:新聞·要聞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