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藏族孩子點亮我的夢 ——北京援藏教師側記
2017-12-13 09:38:3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樊世剛 攝 董魯皖龍 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意氣風發的北京援藏教師。

  熊愛國:藏族學生的『熊爸爸』熊愛國被藏族學生親切地稱為『熊爸爸』。這是午飯時『熊爸爸』和孩子們在一起。

  熊愛國:藏族學生的『熊爸爸』熊愛國在宿捨的一面牆上貼滿了全家人的照片,家人就這樣始終『陪伴』在自己身邊。

  熊愛國:藏族學生的『熊爸爸』業餘時間,熊愛國通過社交平臺為生活困難的學生募集愛心捐助。

  張麗新:會編順口溜的『小』老師課餘時間,張麗新向學校特聘教師、非遺傳人學習藏族樂器。

  張麗新:會編順口溜的『小』老師為了盡快熟悉自己的學生,張麗新來到學生宿捨和她們一起聊天、拉家常。

  張麗新:會編順口溜的『小』老師張麗新在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宿捨上網查閱資料。

  梅纔讓:乾到2019年再走課堂上,梅纔讓不斷改進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梅纔讓:乾到2019年再走梅纔讓犧牲休息時間,主動為學生輔導答疑,深受學生歡迎。

  『經濟活動四環節生分交消(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到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支教還不滿40天,來自北京第一六五中學的政治教師張麗新就已經編了近10條順口溜,以方便學生記誦。

  張麗新是北京教育援藏團中年紀最小的教師,今年只有24歲,剛參加工作兩年。『相比於其他教師,我在經驗上可能比較欠缺,就想把新的授課方式、新的知識見聞帶給西藏的孩子們,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張麗新說。

  初到西藏,高原反應曾讓張麗新失眠20多天,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多的一次連續8天上了21節課』,她沒有喊累。西藏孩子的淳朴、刻苦和對老師的深厚感情,讓她特別感動。

  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來自北京實驗學校的熊愛國成了孩子們的『熊爸爸』。兩年裡,他為學生募集冬衣600餘件,籌集3萬元為600多名學生每人購買一本《新英漢詞典》,利用周末時間深入農牧區家訪,走遍了班裡36個孩子的家……

  『熊老師對我們非常關心,他笑起來和藹,我們都喜歡他,他是我們的「熊爸爸」。』熊愛國的學生拉巴央宗在日記裡寫道。

  『2011年、2012年,我在新疆支教。2015年,我再次選擇了支教,來到西藏。我是一個逐夢人,我的夢想是讓西部的孩子享受到像北京孩子一樣的教育。我選擇援疆、援藏來實現我的家國夢。』這已經是熊愛國第3次、第5年在外支教了。

  2015年8月,首師大附屬麗澤中學教師梅纔讓來到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擔任高一年級兩個班的生物老師。『西藏學生生物學科底子薄、基礎弱,給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回憶支教工作伊始,梅纔讓坦言壓力很大,但是他沒有退縮。

  『在工作中,我不斷調整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改變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直到學生能完全適應我的教學節奏。』梅纔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兩年來,他還堅持利用每天午休或下班後的時間,主動為學生輔導答疑。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他自己也被評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今年7月,原本是梅纔讓結束支教回京的日子。學生不捨的眼神、家長殷殷的期盼,讓他決定留下來,『再乾一屆,到2019年7月再走』。『庸庸碌碌的吃飯睡覺那只是活著,平平凡凡的盡職工作那也只是生活,只有轟轟烈烈的燃燒歲月那纔是閃爍的生命』,是他最喜歡的格言。在梅纔讓看來,『兩年援藏生涯使自己的生命顯得格外閃爍』。

  在西藏,像張麗新、熊愛國、梅纔讓這樣的援藏教師還有很多很多……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1日第4版版名:新聞·視覺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