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社會上出現的一些教育輿情熱點問題,我一直處在不高興的一種狀態,感覺心裡堵得慌,大家或許都能猜到具體是因為什麼。前幾天,我在出差的時候見到了已經畢業多年的一個學生,當時我們聊起來另外一件類似的事情,他就問我:秦老師,以後我們還怎麼把孩子放心地交給別人?這個問題我沒有回答上來。
我問了他一句話:畢業十年,你覺得北大的教育帶給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他遲疑了一會兒說,『讓我不去做壞事,盡可能地去做好事。』
有人可能會說,北大的教育就教給學生這麼點東西?但是我告訴你,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簡單。當誘惑來臨的時候,你能不能斷然拒絕?當壓力讓你透不過氣來的時候,你能傲然屹立寧折不彎嗎?當你四面孤立無援時,能不能堅持到底絕不放棄?當黑雲籠罩前途坎坷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依然滿懷希望無畏前行?
有時候是可以的,但是在另一些時候,甚至在更多時候,這些東西不那麼容易做到,甚至根本就做不到。而要做到這些,你需要信仰的力量。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信仰都涉及如下幾個關鍵詞。
一是希望。信仰可以給你希望。
希望能讓你即使身處絕境,也能從黑暗中看到陽光。人像花朵一樣,希望就是人的『陽光雨露』,沒有希望人會枯萎,有了希望即便風霜刀劍你也可以傲然挺立。
二是向善。人從半獸而來,人性大於獸性之時便是好人,獸性大於人性之時便是惡人。
人性有特別光輝的時候,也有不那麼光輝、甚至是獸性大發的時候。信仰會讓我們克服內心中的獸性,去發展、發揚我們內心中的人性。
三是平靜。我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煩惱?主要源於你的欲望太多。欲望源於什麼?源自和他人的比較。
人到中年以後,讀的書和上大學時會不一樣。大學的時候,很多學生會重點學習各種各樣的專業知識,會背很多單詞,會拼命掌握將來可以在職場獲得更多競爭力的技能。但是人到中年以後會去讀什麼?可能會是佛經或是王陽明的著作。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要獲得內心的平靜。
四是重生。重生的意思是獲得第二次生命。人的第一次生命是父母給的,沒有辦法選擇;但第二次生命完全可以由自己來做主。
在第二次生命中,你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過的一種生活,可以去洗滌自己的靈魂,讓自己在塵世間變得更加乾淨一些。在這方面,我們要向古代先賢學習。在古代中國,曾經把信仰和教育非常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大學》開篇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教你向善。《大學》裡又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在教給你怎麼樣去獲得平靜——想要獲得平靜就要『知止』。
但現在社會上流行的一些觀念,在信仰缺失的前提下,不能教給你向善,不能帶給你希望,也不能夠讓你獲得平靜,更不可能讓你獲得重生。相反,對於成功者來說,它會使你陶醉於不斷的成功,沈迷於自我滿足,被心中的虛假所欺騙,以為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自己聰明的頭腦和刻苦勤奮:我為什麼比別人好?我為什麼成功?因為我比別人付出得多。可是對於不那麼成功甚至不成功的人來說,它會使你失望乃至絕望,讓你的心裡充滿煩惱、不平乃至恨意,它甚至會借助你的不平和恨意而誘惑你走向歧途。
我想,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種信仰,就像柏拉圖著名的『洞穴之喻』闡明的一樣——它讓你掙脫心靈的枷鎖,實現靈魂上的自由和解放,獲得重生。
我想,不管社會如何變化,教育的形態如何變化,真正不變的,應該是我們對於教育的信仰。
(作者系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本文根據作者在新浪2017中國教育盛典上的演講整理。)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04日第2版版名:中教評論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新疆棉紡業:『強迫勞動』是美西方反華勢力的謊言
- 疫苗接種進入『關鍵期』,哪些重點需關注?
- 水利部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 防災減災調度更主動
- 受賄行賄一起查 中紀委:正建立行賄人『黑名單』制度
- 最熱夏季!歐盟機構:2021年歐洲夏季均溫創新高
- 索馬裡總統穆罕默德表示中國是索堅強伙伴
- 慕尼黑國際車展開幕 聚焦未來交通解決方案
- 受疫情打擊 南半球最大摩天輪『墨爾本之星』 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