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獨家策劃
搜 索
大手拉小手 愛心正方遒——哈爾濱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圓鄉村孩子的『小小中國夢』
2017-12-01 14:34:00 來源:東北網教育  作者:張強 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日訊(張強 記者 霍梟涵)連日來,哈爾濱理工大學依托研究生支教團在服務地泰來縣三所農村小學開展『夢想課堂——小小中國夢』十九大精神宣講主題班會,班會以『習爺爺,我有個夢想說給你聽』為主題,通過生動有趣的夢想ppt展示和趣味問答等形式開展活動。

  支教團還利用課餘時間開展十九大宣講進鄉村行動,用質朴的語言和詳實的解讀,通過與村民『拉家常』方式,讓他們更直觀地領會十九大精神,使村民們對農村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和向往。

  省委書記張慶偉在11月26日到哈爾濱理工大學視察調研期間,對哈爾濱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開展的『大手拉小手』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

  哈爾濱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是第一支在黑龍江省開闢服務地的研究生支教團。他們為當地學生帶去了新思維、新視野、新夢想,他們的愛心是一盞燈,幫助了別人,照亮了自己。

哈爾濱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在泰來縣農村小學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躬身支教——為的是孩子們那一片藍天

  初到泰來縣,支教團的志願者們集中居住在學生宿捨,條件簡陋,冬天室內平均溫度只有10度左右。簡陋的環境沒有動搖支教團成員的堅定信心。在支教團工作的崔憧瑤回憶起這段經歷深有感觸,『從最初的風沙迷眼到嘴脣乾裂,身體和心理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波動,我開始懷念起那些舒適安逸的生活。但一想到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想到臨近假期孩子們含淚不捨的問:「老師,您還回來嗎?」我纔知道青春是被需要的,奉獻也是值得的。』

  劉歡這位來自大城市的姑娘談起支教經歷所遇到困難的時候三言兩語,說起與孩子們的感情卻如數家珍,『一個叫李響的女孩牽著我的手問「老師您上午沒來是不是因為感冒了,那您可不可以永遠不感冒,這樣就可以天天都來給我們上課了,」聽了她的話我眼淚止不住的往出流。

  薪火相傳——在知識的沃土上播種希望

  支教團承擔了街勝小學等3所小學的英語、數學、語文等課程的授課任務。支教團成員在代課班級積極開展『夢想課堂』、美術微課堂、科學30分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學好習』的認知意識。4年來支教老師所教科目成績優秀率均達80%以上。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之外,支教團成員對基層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盡心竭力。陳舊教室的牆壁,他們親手粉刷一新;凹凸不平的操場,是他們用沙土和煤渣一點點鋪墊;長80米的15面校園圍牆,他們不辭辛勞親手在上面繪制了一幅幅公益宣傳畫。

  愛心傳遞——讓希望的種子茁壯成長

  2014年教師節,街勝小學的袁天亮同學在校園門前的一棵小松樹上采擷了一顆尚未成熟的松塔(果)作為教師節的禮物,代表同學們送給支教團成員周凱老師,支教團成員被孩子們這個『特殊的禮物』所感動,因此決定以『松果計劃』命名幫扶項目。支教團成員在社會愛心人士及校內和師生的支持下為服務地小學募集了總價值20餘萬元的資金和物資提供資源支持,惠及200餘名留守兒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哈爾濱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不忘初心——在傳承與守望中揮灑青春

  『一個人很難去改變什麼,但是一群人共同有著一個信念,必將創造不同的結果!每一屆「小火焰」支教團成員都是滿懷熱情,點亮星星之火,去感染這片土地上的人,燃起燎原大愛。』第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馬濤說。

  第三屆支教團團長畢軒在支教日記中寫道:『無論我在哪裡,泰來這個地方都會是我生命中最特別、最有溫度的一部分,因為那裡承載了我青春的夢想,留下過我奮斗的足跡!』

  四年多,師生家長不斷線的關心、鍋爐工的手?面和餃子、倉買店阿姨的周末晚餐、飯店老板的免費咸菜成為泰來這一第二故鄉對支教團成員的『溫情饋贈』。

  2016年,哈爾濱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獲得『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組織獎』稱號,這是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我國青年志願服務領域的最高榮譽。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