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儀式通過重演歷史傳統,使學生重新體驗文化情景,並在原有的理解程度上昇華文化記憶,將過去的文化記憶通過儀式操演傳遞給學生,最終實現文化傳承、文化認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走紅地毯、穿學位服、撥流蘇、拍合影,等等,這些在當代大學裡越來越『搶眼』的人文景觀,啟示著『儀式』的重要性。儀式是依據一定的文化傳統將具有象征意義的行為集中起來的特定操演,由場域、程序、道義和體驗等構成。儀式之於人的教育功能集中體現在儀式所產生的『儀式感』。沒有儀式感,生命就不莊嚴,內心也不寧靜。大學應該重視儀式感的渲染和營造,發揮儀式在文化傳承、價值塑造和政治認同中的特殊作用。
文化傳承教育需要儀式感
儀式是重要的文化載體,是實踐和行動的文化。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儀式,而這些儀式無不彰顯本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有著豐富的儀式教育思想與實踐。歷史學家錢穆認為,禮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當代大學儀式通過重演歷史傳統,使學生重新體驗文化情景,並在原有理解程度上昇華文化記憶,將過去的文化記憶通過儀式操演傳遞給學生,最終實現文化傳承、文化認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大學裡的『通過儀式』『慶典儀式』『紀念儀式』等,是古代禮儀文化在當代的體現與發展,其精神內核就是強化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自信。有了儀式,大學就有了根基,就有了文化傳承載體。儀式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與傳統對話的平臺,大學生在儀式中直觀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道德、思維方式、審美情趣教育,從而喚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具有『言傳身教』性質的實踐記憶。而大學裡的各種儀式正是具有這一特性的實踐活動,是大學特殊的文化場域。因此,高校應深人挖掘中華禮儀教育寶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時代精神的激勵下復活。
紀念儀式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實現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大學紀念儀式通常以歷史人物、文化事件、建校周年等為標志,以緬懷先賢功績、傳播文化思想、傳承大學精神為宗旨,將學生置於一個生動活潑或莊重嚴肅的文化情境中加以熏陶。在大學儀式氛圍的渲染下,學生容易集中精力做出儀式所規定的行為,強化心靈歸屬感。
價值認同教育需要儀式感
儀式是承載一定價值觀的程式化活動。大學儀式可以通過特定的形象化情景,將抽象的價值觀變得可見、可聽、可觸,幫助學生真正從情感上實現價值認同,並且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
大學儀式具有價值導向功能,能夠向學生傳遞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價值,這正是儀式象征性的體現。儀式能深層次揭示價值之所在,學生在儀式中所感悟到的,正是他們最為感動的東西。同時,大學生能夠接受並認同在校園文化氛圍和框架內進行的儀式,進而也就易於認同和接受儀式背後蘊含的更為深刻的價值觀念。因此,大學儀式傳遞著特定的價值觀,對置身於儀式中的大學生具有價值導向作用,從而引導大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儀式是向學生傳遞大學核心價值觀最適宜的載體。大學儀式已成為將大學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具象化、系統化儀式體系的重要載體。當下高校越來越重視畢業典禮,努力通過走紅地毯、穿學位服、授證書、撥流蘇、拍合影等程序,抓住時機向學生傳遞大學辦學宗旨和核心價值。儀式以濃縮的方式將大學的核心價值觀投射給學生,在莊嚴的儀式氛圍中,一種平時不易調動的、深藏於心的價值認同油然而生,那種不能被直接感知並描述的潛在價值觀被喚起,體現了學生對大學辦學目標、價值觀念、行為標准、道德規范的認同,進而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我們不能生硬地將大學儀式從大學核心價值觀中剝離出來,而是應該讓大學儀式成為大學核心價值觀的守護神。
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國家、社會、個人都處於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萌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求點也隨之增多。大學儀式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節點。因此,我們需要以大學儀式為載體,充分把握和利用儀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在契合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儀式滲透到大學教育的方方面面。
政治信仰教育需要儀式感
儀式與政治信仰教育的內在統一性集中體現在儀式本身所彰顯的政治教育功能。大學育人目標的實現有賴於一定的情景和方法,而教育活動中儀式感的營造和利用能有效地增強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中,儀式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在政治教育中發揮著導向、激勵、喚醒的功能。大學儀式教育是最可視、最生動的實踐,大學生作為參與者,通過儀式營造的莊重、和諧的氛圍,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刺激,激發認同,觸動心靈,重塑理想,這些正是政治信仰教育發揮作用的重要契機。
呈現政治信仰教育內容。儀式所呈現的關於政治信仰、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等內涵與大學政治教育的內容具有統一性。大學儀式以象征性符號為核心,可以將政治信仰教育內容以生動活潑或嚴肅莊重的形式表達出來,將抽象的政治理論以具體形式展現出來。儀式操演所釋放和傳遞的政治教育元素,正是大學政治信仰教育力圖實現的。同時,大學儀式教育講求集體記憶,這就使得政治信仰教育既具有歷史底蘊,又體現時代特色。
豐富政治信仰教育載體。儀式一直發揮著政治信仰教育的功能,是大學政治信仰教育的必要方式、輔助手段和特殊載體。這主要表現在政治信仰教育的信息能夠有效地附著在大學開學典禮、入黨儀式、畢業典禮、校慶典禮、頒獎儀式、『開學第一課』等特定儀式上。比如紀念儀式是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具有強化民族認同、凝聚社會力量、構建集體記憶的政治信仰教育功能。
提昇政治信仰教育效果。大學儀式具有特殊形式要求,是一種政治秩序的展演。與一般的政治信仰教育實踐相比,儀式可以提昇大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政治意識。只有具備一定的形式性,儀式纔能以情境教化凝聚、昇華和固化大學生的政治認同,使許多平時不易調動的、埋藏於心靈深處的政治情感在儀式中得到喚醒,從而使精神得到洗禮,心靈得到淨化,思想受到啟發。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新疆棉紡業:『強迫勞動』是美西方反華勢力的謊言
- 疫苗接種進入『關鍵期』,哪些重點需關注?
- 水利部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 防災減災調度更主動
- 受賄行賄一起查 中紀委:正建立行賄人『黑名單』制度
- 最熱夏季!歐盟機構:2021年歐洲夏季均溫創新高
- 索馬裡總統穆罕默德表示中國是索堅強伙伴
- 慕尼黑國際車展開幕 聚焦未來交通解決方案
- 受疫情打擊 南半球最大摩天輪『墨爾本之星』 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