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腦洞大開!浙大一堂能源課 被老師上成了『科幻電影』
2017-12-01 10:00:58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王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原標題:腦洞大開!浙大一堂能源課 被老師上成了『科幻電影』

  遙遠的未來,地球即將毀滅。浩瀚的宇宙中,人類發現了一顆和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人類決定:挑選出100位人類精英,傾世界之所能,利用現有的技術,把他們送往外太空。在那裡,這100位肩負使命的異星拓荒者需要搭建起一個體積不超過100萬立方米的生存空間,等待下一批人類同伴的到來……

  如此腦洞大開的情節,不是出現在小說或電影裡,而是出現在了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副教授徐象國上的一堂能源課上。來自不同專業的64位同學,分成11個小組,就這個十分科幻的話題,向在座的特邀專家學者們,輪番描述了他們設計的『百萬立方』世界。

  有網友感慨說:『這樣有趣的課,給我來一打!』

  太陽花瓣能自己發電

   還能『自由呼吸』

  屏幕上,一朵碩大的花朵在池水中微微綻放。屏幕前,浙大能源工程學院2015級學生趙羿做著介紹:『這是我們設計的「太陽花瓣」,整個建築佔用體積約23600立方米,聚光面積800平方米。它利用聚光發電的原理工作,由五個部分組成,包括底部的支架、支架上的平臺、花瓣拋物面的凹面鏡、可調節的機械臂和上方的工作臺。平日裡,通過調節機械臂,改變凹面鏡的角度,陽光可以直線射向凹面鏡,再折射匯聚到聚焦點,用於發電。』

  趙羿代表的小組發言順序排在第七,每個小組有15分鍾的發言時間。為了達到理想的展示效果,他十分正式地穿上了黑色西裝,打了領帶。他的小組的作品叫『律動』,靈感來源於水池中的漣漪。在他們的設計理念裡,理想的『百萬立方世界』應與人體類似,能夠自由呼吸。

  作品展示結束,是專家評委提問、評價環節。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教授方夢祥首先發問:『你這個太陽花瓣的平臺可以上下移動嗎?太陽落到平臺以下時怎麼辦?』在聽到『功率的計算方式已經考慮了陽光不足的情況,且仍能供100人正常生活』的解答後,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副教授高寧問道:『你們有可能通過設計,讓太陽花瓣的能源采集率達到最優嗎?』

  避免學生上課時成低頭一族

   老師很是動了一番心思

  這是徐象國老師第三次以『百萬立方』的形式上這門《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概論》課,和以往一樣,這樣的上課形式獲得了同學們一致好評。

  徐老師說,這是一門概論課,光講課本上的各種能源概念,既枯燥又無趣,這些知識網絡上都能查到,很難阻止同學們在上課時成為低頭一族,『在上課之前,大多數同學可能連家裡每年用多少電都不知道,沒有能源消耗的基本概念。』徐老師嘗試學科融合,對課程進行了重新設計,並與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副教授高寧合作,將兩所大學兩個專業的班級打通一起上課,一起討論,一起來完成『百萬立方』設計。

  在課程的後半期,多數課堂時間都是用來討論的。兩所學校不同專業的學生聚在一起,很有新鮮感,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浙大2015級能源學院的高如啟和他的團隊,設計的『百萬立方』引入了『元空間』的概念,整個空間由一個個類似DNA分子鏈的雙螺旋模型構成,可以自由配對。比如你躺在10樓的床上,想去5樓的健身房,就可以通過螺旋旋轉,將自己的房間『移』到健身房隔壁去。

  在『百萬立方』設計中,除了要考慮能源供需平衡外,100人的社會采取何種制度也是關鍵。畢竟,這個社會想要正常運轉,就會涉及到分工合作,就必然需要建立管理制度。徐象國說,這是整個課程中很有趣的部分,以後會嘗試與社會學方面的老師合作。

  『設計這樣一種上課模式,除了讓同學們切身地體會和了解不同的能源,還能讓他們在課程中發掘自己的興趣。』徐老師說,他的目的不是要同學們真的設計一個『有用』的空間,而是讓他們通過實踐,找到自己以後想要研究的方向。 (記者 王湛)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