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如何『接軌』
2017-10-26 09:47:46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劉茂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原標題:普高與中職如何『接軌』

  【知與行】

  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明確提出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合作機制,探索『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首次從機制層面明確鼓勵普通高中與中職校合作接軌,共同探索全素養人纔培養。

  利用各類高中資源,服務不同類型人纔

  在很長一段時間,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之間的溝通、合作是被忽視的,即使有,也是從課程、學籍等單個要素上進行思考。在我國走向普及高中階段過程中,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建立合作機制,有其必然性和重要價值。

  由於普通高中所開展的紮實基礎素養教育、個性潛能教育、創新素養教育,能為中職學校培育具有良好基礎素養和技術專門素養的人纔提供啟示。而中職學校面向產業市場辦學、校企合作、注重實踐能力培養、關注激活學生專門技術潛能等,為普通高中推進專門領域的創新人纔早期培育、提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以及與企業、高校合作育人提供參考。為此,建立兩類學校的合作機制,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高中階段各類資源為不同類型人纔早期識別與培育服務。

  高中階段是不同類型人纔培育的分水嶺。協同創設不同類型人纔立交橋,應從高中階段開始探尋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合作機制,促進高中階段學校衝破壁壘,在互通有無基礎上實現高位發展。

  2017年2月《制造業人纔發展規劃指南》指出:『普通中小學要在實踐活動課程、通用技術課程中加強制造業基礎知識、能力和觀念的啟蒙和培養。探索構建有利於制造業人纔職業生涯發展的人纔培養立交橋。』而形成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合作機制,將實際推進包括制造業在內的技術技能型人纔早期生涯發展引導,為2025年我國進入制造強國、2035年我國整體達到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2049年我國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提供高中階段的教育支橕。

  建立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合作機制,既不能照搬國外的做法、方式,也不能因循守舊,而應當客觀面對當前高中階段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雙軌』發展的實情與傳統,在堅守『高中階段保持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體相當』這一政策與普通高中、中職學校改革成果的基礎上,探求普通高中與中職校合作方式,實現我國高中階段多樣化特色發展。

  形成普高與中職的合作機制

  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過程中,從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合作機制建構中獲取不同類型人纔早期成長的養料與資源,進一步建設不同類型人纔成長的立交橋。而其突破口,在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促進不同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兩類學校合作要素的組合運行。普通高中與中職校合作機制形成的自組織系統序參數是人纔培養立交橋與高中階段學生核心素養。在不同省市、不同區域,兩類學校發展的不同時期,兩類學校合作圍繞『人纔培養立交橋』建構與高中階段學生核心素養,驅動牽引要素以及形成的合作場域、能量是有所區別的。例如在上海、北京、廣州、青島等經濟較發達城市,因人們對技術型、技能型人纔的尊重程度不斷提昇,且這些人纔的收入也得到了很好的提昇,這些地區的普通高中與中職校的布局也相對均衡,兩類學校合作運行的動力會強很多,可以『課程項目』或『評價激勵』為牽引進行多要素的教育組合。在雲南、湖南、內蒙古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可考慮以『教育政策導引』或『校長思維突破』為牽引,促進兩類學校合作機制的形成與良好運行。

  其二,夯實人纔培養立交橋的政策根基。當前,對於建構人纔成長立交橋,多停留在如何往上實現學歷貫通的層面(如中職向高職或普通高校貫通、普高向高職及應用型本科貫通),卻忽視了夯實纔人立交橋的根基——在基礎教育中進行職業啟蒙。為構建人纔培養立交橋,需要對具有我國特點的、客觀存在的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之間的溝通合作建立政策基石。有了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合作的政策基礎,也就為學術型、工程型人纔早期識別與引導,提供了職業生涯發展的過渡銜接,也為學生個人向應用型高職、高等院校的學歷提昇提供了可延伸的發展空間,更為技術型、技能型人纔適應未來挑戰提供可能。

  其三,關注中高端技術技能型人纔供給。普通高中與中職校創設合作機制,絕不是僅僅著眼於促進學術型、工程型人纔對職業或專業領域的認識,或者是在高中階段就明確其大學階段之後的生涯抉擇。更重要的是,使有技術技能發展潛質的學生,能夠發展得更好,能夠往中高端技術技能型人纔發展方向進發。如果能夠通過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合作機制的建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合作要素的良好運行,那麼,普通高中集聚的既有良好文化基礎、又有技術技能型人纔發展潛質的學生,就很有可能成長為中高端技術技能型人纔。對於中職學校來說,通過與普通高中的合作,能夠使自身集聚的一批具有技術技能發展優勢的學生進一步提昇對專業領域原理以及普通文化知識的認識,更有利於引導這批學生朝向中高端技術技能型人纔方向發展。

  其四,合作分工,實現不同類型人纔的早期培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過程中建立普通高中與中職校的合作機制,既要環顧左右,也要兼顧上下,還要重心穩當,注重彰顯特色。『環顧左右』是指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認清彼此的優勢與不足,了解自身所處的環境,根據彼此的需求進行合作運行的路徑選擇,做到橫向交流暢通,如高中學段的普職學生相互選課,學籍打通,綜合分類評價。『兼顧上下』是指在普通高中與中職校的合作得到充分認識的同時,也要關注通過兩類學校合作夯實的不同類型、不同志趣領域學生往高等教育行走的通道,與義務教育階段的銜接。『重心穩當』是指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合作機制運行的基礎要牢固,從而為人纔成長立交橋往上延伸與搭建多層次的立交通道夯實根基。『彰顯特色』是指推進兩類學校合作機制運行,要注重學校特色與個性的彰顯。(作者:劉茂祥)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