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這5年,教育對外開放提質增效
2017-10-24 09:19:3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張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國家對外開放進程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的作用,正在為國家富強、民族繁榮、人民幸福培養更多國際化高素質人纔。敞開胸懷,擁抱世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推動中外人文交流,培養高層次人纔,拓展優質教育資源,在全球教育發展中貢獻中國智慧,彰顯中國魅力。

  ——編者

  今天,教育對外開放在我國對外開放事業和教育現代化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新格局。

  雙向留學聯通各國人纔

  前不久,王俊峰等8名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入駐安徽合肥的『科學島』,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科研工作。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2016年出國留學人員達54.5萬人。

  隨著經濟發展和國力的不斷提昇,我國也吸引著更多留學海外的國際化高端人纔。據統計,2016年留學回國人員達到43.3萬人。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的學生比例也在不斷增加,從2012年的72.38%到2016年的82.23%。

  教育交流是文化互通的基礎,學生交流是民心相通的基石。

  2016年7月,《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正式發布,為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區域教育開放、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更多契機,提供更多人纔支橕。

  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2016年,來華留學人員44.3萬人,來自全球205個國家和地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規模不斷擴大,引領來華留學向高層次、高質量發展。2016年,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的碩博研究生比例高達69%,比2012年佔比增加了1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獲得獎學金學生達61%,比2012年提高了8.4個百分點。

  如今,在教育對外開放的推動之下,中外學生留學之路更加便捷,學習生活更加多元,國際交流更加深入。

  在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學生的雙向交流同時增強。2016年,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人數超過8萬人,中國去往東盟國家的留學生人數達到4萬多人。目前,中國和東盟正在打造『昇級版』的學生交流,實現雙向流動總規模到2025年達到30萬人。

  教育對外開放正在為國家富強、民族繁榮、人民幸福培養更多國際化高素質人纔。

  教育合作搭建世界舞臺

  『青年一直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鋒力量,希望青年朋友樹立全球視野,胸懷天下,面向未來。』9月28日,在美國訪問的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這樣寄語中美兩國青年。

  對於全球的未來發展,青年是希望,教育是基礎,交流合作是途徑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為中外青年教育交流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平臺,成功建立中俄、中美、中歐、中英、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8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並將教育的交流合作作為其中的重點舉措。

  合作纔能共贏,我國教育的國際交流日益廣泛,合作形式更加多樣。

  其中,學歷學位互認打通了各國教育之間的屏障,使得學生國際間的教育銜接更加通暢。近年來,我國學歷學位互認協議的簽署已經遍及47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一帶一路』沿線的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24個國家,和中東歐的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等8個國家。

  隨著我國學生對世界頂尖高等教育資源需求日益旺盛,中外合作大學這種高等教育的創新模式應運而生。

  近年來,英國的利物浦大學和諾丁漢大學、美國的杜克大學和紐約大學等紛紛與我國高校合作建立了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昆山杜克大學和上海紐約大學等中國分校區,並引領了一大批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建立和發展。

  與此同時,我國高校也在拓展海外校區,將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輻射到周邊國家。截至目前,我國已在14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102個本科以上境外辦學機構和項目,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37個。

  推動中外人文交流,培養高層次人纔,拓展優質教育資源,我國在全球教育發展中貢獻智慧,彰顯魅力。

  中華文化聚集全球學子

  10月13日前後,來自96個國家的105支參賽隊的207名選手、109名領隊紛紛從世界各地抵達北京,來參加第十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他們從110個海外賽區角逐入圍,期待著這次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親密接觸。

  這些進入決賽的各國中學生,不僅中文功夫過硬,中文演講、繞口令、單口相聲不在話下,而且對於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德國柏林預賽區,來自埃森伯樂文理中學的歐瑾瑜深情演奏的鋼琴曲《我愛你,中國》震撼了全場。

  『學會中國話,朋友遍天下』,『漢語橋』中文比賽像它本屆的主題一樣,吸引著全球越來越多的漢語愛好者。據最新統計,全球學習和使用漢語的人數已經達到1億人。

  對於如此眾多的漢語學習者來說,孔子學院並不陌生,而且是他們大多數人接受漢語啟蒙的地方。

  如今,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幾乎覆蓋全球——在14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12所學院和1074個孔子課堂,中外專兼職教師4.6萬人,各類學員達到210萬人。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已有51個國家設立了135所孔子學院和129個孔子課堂。

  在孔子學院的帶動下,67個國家和地區將漢語教學納入了國民教育體系,170多個國家開設了漢語課程或漢語專業。此外,中醫、武術(太極)、藝術、音樂、旅游、商務等中國特色專業,也為全球中華文明愛好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

  孔子學院與孔子課堂,猶如滿天星辰遍布全球,使中國語言和文化異彩紛呈。(本報記者張東)

  《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24日第4版版名:慶祝黨的十九大特刊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