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建言】
教師是興教之本和興教之源,承擔著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民進中央前不久在武漢舉辦中國教師發展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150餘名教育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圍繞『教師隊伍建設與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這一主題展開討論,積極建言獻策。
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教育現代化的關鍵
今天我們培養的教師,將決定十多年後我國教育的發展水平。那麼,支橕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教師隊伍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結構?教師教育自身應該如何變革?必要的制度保障是什麼?現實路徑在哪裡?這些問題一一擺在教育決策者面前,也擺在教育專家面前。
在論壇開幕式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表示,一支適應中國教育現代化發展需要,主動思考和實現教育變革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關鍵。
嚴雋琪認為,未來的教育變革,將實現『人人』『時時』『處處』皆可學的學習社會,只有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教學相長、勇於自我超越的教師纔能適應變革中的教育形態,只有改革完善教師培養制度,完善教師專業化發展體系,纔能更好地幫助教師提昇創新教育教學方式的能力,成為具有自適應能力的學習型教師。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必須做好與教師相關的制度設計,教師職業具有特殊性,相關制度在設計和改革的過程中,應慎重改動,盡量保持一貫性,為教師們提供清晰的基於價值觀的內在激勵和穩定的外部保障。
2015年11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通過並發布了『教育2030行動框架』。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進湖北省委會主委周洪宇介紹了這一行動框架的特點。他認為,框架中對於教育本質的新定義、未來世界教育發展的目標、未來教育的變革模式等等,對中國教育現代化都具有啟示意義。中國的教育現代化,在教育提供主體方面應多元並重,對各種性質的教育提供者應統一同等地納入政策視野;其次,教育現代化的終極目標,是要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學習型社會。
『未來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教師?除了現代教學科學素養之外,最根本的是要塑造教師的現代人的人格,這個人格不是道德意義上的,而是心理學意義上的現代文化人格。』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項賢明提出,未來師范體系要探索轉型,要啟動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要討論培養教師時教學技能與觀念培養哪一項更重要。
信息化帶動教育模式和教師職能轉變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教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這對教師專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教師專業的發展從本質上講就是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教育的發展關鍵在教師。當前我國正處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攻堅期,如何提昇教師專業發展的素養,促進教育的公平公正是未來教育變革的一項重大課題。
『現在進入「ADC」時代,A是指人工智能,D是指大數據,C是指雲。我認為實現教育現代化,首先要實現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華中師范大學校長楊宗凱指出,未來教師隊伍的培養一定要注意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來推動未來教育的發展。未來教育一定是構建在互聯網上的新教育,這種新教育就是要實現優質、公平、終身的學習,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自由發展和個性化發展。
『今天的教師不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就會生活在過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餘勝泉認為,知識性的教學遲早會被互聯網取代,將來學生主要用互聯網來獲取知識。但是學生很難有持續學習的毅力,教師的工作重心將轉變為要陪伴、督促、檢查、幫助學生使用互聯網。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使自己不斷數字化纔能不被新時代拋棄。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科研部主任柯政談了他對在線課程的理解。他認為,在線課程本質上就是傳統教學的昇級版,教師主要的任務是激發、維持、促進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對教師來說現在的教材更加有利於學習,但教師本身的角色並沒有改變,所以關鍵問題是通過高質量在線課程的供給和教研機制的建立,讓教師學會用新的教材來教學。
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應符合鄉村教育特點
在教師這個特殊的職業群體中,鄉村教師又是特殊中的特殊,鄉村教師可以說是鄉村教育的靈魂,能否有一支相對穩定的鄉村教師隊伍決定了我國農村教育落後面貌能否改變。
西南大學副校長陳時見表示,教育是鄉村發展的基石,沒有鄉村教育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教育的現代化。針對當前鄉村教育的不足,陳時見建議,應建立以鄉村學校為中心的鄉村社會,使鄉村學校真正成為鄉村的靈魂,賦予鄉村學校靈動性,減少鄉村教師的隔離感和孤獨感;應建設鄉村教師隊伍,加快培養信守鄉村志向、融入鄉村生活、造福鄉村孩子的專業化鄉村教師隊伍,構建符合鄉村教育特點的鄉村教師教育培養體系。
北師大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薛二勇認為,教育貧困實質是教育領域人的貧困。人的貧困主要是教師,教師問題不解決,教育扶貧、教育脫貧就不能持久。他建議,要強化教師本地化培養和本地試點,有針對性培訓貧困地區教師,實施貧困地區教師收入倍增計劃。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邵澤斌提出了一個『三環差序結構』的概念:如果根據教師居住和工作地點的繁華程度,可以分為三個環,一環最優,二環次之,三環落後。他認為,城鄉教師隊伍結構事實上形成了以中心地區為核心、以地域差異為特征的等級化體系結構,這種三環差序結構的存在,使得鄉村教師隊伍出現了很多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下大力氣辦好鄉村教育,堅定實施優質教育資源下沈戰略。
西北師范大學副校長趙明仁基於對西北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狀況的研究考察,呼吁高度重視農村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優先補充農村幼兒教師,為學前教師提供高質量的進修和培訓機會。(本報記者 王海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