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王登峰:孩子們在賽場上學到了什麼,中國的未來就是什麼
2017-08-29 10:19:46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作者:王登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2017年8月20日,由中國教育報刊社、青島市教育局主辦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高水平發展青島高峰論壇』在青島召開,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國足球協會副主席王登峰出席論壇並講話。以下為中國教育新聞網根據錄音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由教育部等六部門共同推進校園足球工作,今年進入第三個年頭。前幾天有媒體朋友問我現在是什麼感覺,我說想起了道家的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中國文化裡面,『三』是非常了不起的數字,因為『三』不僅來自『道』,更是發生多彩變化的開始。
  校園足球發展到今年,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我們提前三年實現了建設2萬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目標。校園足球的教學、競賽、訓練體系和政策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師資隊伍建設、場地規劃也都在按部就班地推進,這是一個從頂層設計到各個環節都在不斷推進的過程。在這三年的時間裡,社會各界對足球、對學校體育在思想觀念和認識上有了一個巨大的飛躍,從家長到老師再到校長,對發展學校體育,特別是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所能夠給學生帶來的變化、給學校帶來的變化、甚至進一步對整個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變化都充滿了期待。學校體育從過去隨時隨地可能被其它科目佔用,到今天開始被當作重要課程,認真開好,認真組織,認真進行場地改造和擴建,認真推進學校體育教學和競賽,這是開展校園足球以來發生的最積極的變化。
  但是到了『三』的時候,所謂的『三生萬物』,我們就應該開始進行認真規范和管理,一件事情從啟動到達到一定普及程度是需要努力的。三年的努力,校園足球開始引起各方面的關注,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參與越來越廣泛,此時,我們更需守住內心的『道』,盡管是『三生萬物』,但『三』是從『道』來的,發展校園足球的『道』到底是什麼?面對校園足球發展的大好形勢,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發展校園足球到底是為了什麼?校園足球到底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發展校園足球的『道』就是校園足球從內容到推進過程到實現目標應該遵循的基本規則。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6月14日會見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時的講話深刻回答了校園足球的『道』到底是什麼的問題。
  在這次會見的談話中,總書記首先講了中國足球落後的表現:普及程度低、競技水平低。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因為絕大部分人把中國足球落後歸結為競技水平落後,總書記把普及程度低放在第一位,說明這是中國足球的最大問題,當然競技水平也低,而這兩個問題解決起來可以相互促進。
  總書記同時談到了中國足球事業的目標。我們現在都在講總書記關於中國足球的三大願景:參加世界杯、舉辦世界杯、贏得世界杯。這是中國足球競技水平進步的三個臺階。這一次總書記在談話中並沒有談到世界杯話題,而是講到發展足球事業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培養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協作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在談到如何實現中國足球的目標時,總書記談到了三個關鍵詞:第一是改革管理體制,第二是推動青少年足球發展,第三是加快場地設施建設。這是解決中國足球普及程度低和競技水平低的三條根本路徑,而只有這三方面工作做到位了,足球的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纔能夠提高,中國成為體育強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纔能真正實現。
  發展校園足球要實現提高普及程度和競賽水平這兩大目標。為此,要抓好以下四項重點工作。
  第一,教學是基礎。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區)和特色學校,首先要建立健全校園足球教學體系,建立健全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體制機制。確保每一所特色學校開足開好每周一節足球課,真正能夠讓孩子們學會踢足球,學會看足球,學會說足球,普及足球文化。教學是重要的基礎,沒有教學談不上普及,沒有教學更不要指望競賽水平的提高。
  第二,競賽是關鍵。校園足球發展到今天,已經普及開來,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區)要把基礎性工作做到位,包括完善競賽體系。只有廣泛開展足球競賽活動,纔能真正激發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內生動力,更重要的是通過競賽纔能夠實現體育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所發揮的基礎性作用。如果沒有競賽,很難想象什麼樣的活動能讓孩子遵守規則;什麼樣的活動能讓孩子意識到必須依靠隊友;什麼樣的活動能讓孩子學會不管對手如何挑釁,都必須尊重對手;什麼樣的活動能讓孩子在失敗時痛哭,繼而進一步奮進;在成功時歡呼雀躍,但又明白下一次要想勝利還需更加刻苦努力。這不正是每一位家長、每一位老師、每一位校長、整個國家和民族期望年輕人應該學會和掌握的綜合素質嗎?所以,把競賽真正紮紮實實的開展起來,這不只是為了提高競技水平,而是因為這是體育育人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希望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要把校內的比賽廣泛開展起來,要把校際聯賽廣泛開展起來,在校際聯賽的基礎上,把區域代表隊和精英訓練營真正做起來。讓有潛質、有興趣、有意願進一步提高足球技能的孩子能夠有機會在課餘時間、在周末、在節假日接受系統科學的培訓。
  第三,體制機制是保障。教學和競賽是發展校園足球的兩大主業。教學訓練和競賽要按照育人目標去規范、去推進。所有這一切的實現,一定要有體制機制的保障。這其中就包括足球教師從哪來,怎麼培訓,如何提高,我們的場地條件如何建設,如何改善,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幫助,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財力如何形成合力,而不是形成相互掣肘的力量,我們如何做好教學保障,如何做好場地設施保障,如何做好經費保障,如何做好意外傷害防控,如何完善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如何做好不同學段相互銜接,如何出臺校園足球和學校體育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何做好宣傳工作,這些都需要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來做好保障,這都是發展校園足球下一步要面對的問題。
  第四,育人是根本。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首先要做的是面向每一個學生,為什麼強調讓校園足球特色校的每一個學生都學會踢足球?為什麼強調讓每一個學會了踢足球的孩子都有機會上場比賽?就是因為學校體育能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而參與競賽的過程正是他們真正成長的過程。正因為校園足球的根本是為了育人,競賽就應該是風清氣正,遵守規矩的。我曾經說過一句話,孩子們在賽場上學到什麼,中國的未來就是什麼。他們學到了公平競爭,公開競賽,陽光運作,團隊合作,尊重對手,遵守規則,中國的未來就是這樣光明。如果他們在球場上學到另外一種烏七八糟的東西,中國的未來也會變成那個樣子。體育競賽就是遵守規則,紅燈就得停,綠燈纔能行,就像我們在運動場上的比賽一樣,符合規則就可以做,不符合規則的都是紅燈,我們的孩子習慣了在場上遵守規則,他們纔有可能在場下遵守規則,如果他們習慣了在場上沒有規則或不遵守規則,他們在場下會遵守規則嗎?所以我們的足球,育人是根本,也就是我們在推動校園足球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無論是教學,還是訓練,還是競賽,還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應該給他們這樣的意識。我希望把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發揮到極致,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育人的第二個方面的含義就是我們通過層層選拔,層層競賽,特別是校園足球夏令營的競賽體系,我們是為了給那些有潛質的孩子一個更高更大的展示平臺。這個平臺不僅僅向中國人展示,也向全世界展示,我們希望我們的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的比賽能夠成為國內所有俱樂部競相追逐的一項重大活動,能夠成為世界頂尖俱樂部競相追逐的目標,我相信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我們現在2萬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有兩千萬的青少年在踢足球,從他們裡面成長出一批又一批優秀足球後備人纔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有人問我,有那麼多孩子踢足球,將來他們成為什麼?他們會成為會踢球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法學家等等,當然他們中也會有一小部分成為有紮實文化根基的優秀足球運動員,這是我們的育人目標。
  今天,借此次論壇機會,向大家匯報一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足球事業發展的重要批示,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和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推進校園足球工作。我們所做的努力和思考,特別是下一步我們重點推進的幾項工作,希望跟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的領導和老師們一起努力,闖出一條路子來,在全國作出示范,成為引領,在教學體系建設、訓練和競賽體系建設和體制機制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做到位,做出經驗,能夠向全國推廣,這樣校園足球的工作就可以有面有點、點面結合,更接近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足球的夢想。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