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哈爾濱市教育局:精心育人 靜待花開
2017-07-28 10:07:00 來源:東北網教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爾濱市教育局秉承『以人為本、以德興市』的理念,多年來,在省教育廳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教育全過程。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體化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有力地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和核心。我市提出『堅持立德樹人,回歸教育本真,服務於全市市民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主題。教育要回歸本真,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立社會主義之德、樹建設社會主義之人。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以構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為載體,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育全過程的深度融入,讓學生以正確的思想和心態深深感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變化,深刻體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環境,自覺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准則,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細化為各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和表現,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實現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構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我們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各學科、各學段具體的育人目標和任務,挖掘各學科的發展歷史、歷史名人和現代領軍人物,總結各學科對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從而研究並歸納出各學科核心素養。在具體落實中,教師不只是教授知識點和知識邏輯,還要和學生共同體驗伴隨知識產生而呈現出的人物、事件及影響,使學生對科學家和工匠精神因敬佩而感到震憾,並表現出強烈的追隨意願,進而養成尊重生命、意志堅強、積極求學、負有家庭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合作溝通意識等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我們積極推進以提高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課程開發、建設和整合,分學科、分學段對各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梳理,設立以推進提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課程改革試點學校,哈實驗學校、師范附小、花園小學、十七中、九中等學校在核心素養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我市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是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副省級城市。

  二、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多元化

  多年來,市教育局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把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文化素質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中小學生進行包含傳統美德、傳統藝術和傳統禮儀等方面的教育。在課程中引領,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選取中華經典誦讀這一有效載體,引導中小學生吟誦、品味、領悟經典,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欄目錄播了哈市經典誦讀的做法。按學段編輯了《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為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提供范本。在環境中熏陶,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圍。在全市學校開展『一講二說三看四做』活動,一講即傳講歷史故事,連續六年開展『哈爾濱市中小學生黨史故事進校園』活動;二說即說歷史、說國情,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愛美麗中國之小小百家講壇』活動;三看即看經典書籍,看紅色影片,看革命展館,看主題圖片展;四做即做好一期黨史知識手抄報,做精一節主題班會課,做深一場知識報告,做實一次團隊知識競賽。在生活中滲透,結合春節、端午等重大節慶日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學習節日文化,在生活中體驗傳統節日習俗中蘊含的文化和美德。開展傳統游戲進校園活動,引導學生在課餘時間玩空竹、翻花繩、華容道等中國傳統游戲,在游戲中接受傳統文化;開展傳統藝術進校園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書法、國畫、二胡、民族舞蹈等的過程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連續三年,於孔子誕辰紀念日開展大型祭孔活動,紀念孔子對人類文化的傑出貢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三、堅持愛國主義教育日常化

  在工作中求發展,在工作中求創新,纔能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日前,國家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哈市前瞻性、預見性、創新性地推行了愛國主義教育『美麗中國』紅色地圖進校園主題活動。這項活動的推進對做好研學旅行工作提供了科學的參考依據。

  紅色地圖進校園活動是哈爾濱市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哈爾濱市教育局打破傳統宣教模式,與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哈爾濱市城鄉規劃局共同策劃了以『美麗中國』國家版圖知識宣傳教育為主題,以『胸懷祖國、熱愛家鄉』為主線的紅色地圖進校園活動,並責成哈爾濱地圖出版社編制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分布圖》和《黑龍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分布圖》兩幅紅色地圖,4萬套地圖免費提供給全市1500餘所中小學校,懸掛在全市九區九縣每一個教室中。各中小學校將兩幅紅色地圖作為學校紅色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和載體,與國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小學生守則》等一起被列入『教室十有』之一,統一布置和公開展示在班級的顯著位置。

  紅色地圖進校園活動開啟了我市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版圖意識宣傳教育活動的全新模式,對全國版圖意識宣傳教育活動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掃描地圖上的二維碼,海量的『紅色信息』會撲面而來。手指輕觸,相應省份或地市涵蓋的區域在地圖中瞬間放大,該區域內的所有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地理位置及分布情況一覽無餘;點開每一個基地名稱後面的『+』號,該基地的簡介和圖片隨即映入眼簾,將有限的空間無限拓展,把所有紙質地圖未展現的信息盡情展現。全市學校結合紅色地圖,開展了『愛美麗中國之尋訪紅色之旅』主題實踐活動,反響很好。紅色地圖讓孩子們銘記了一段段紅色歷史,紅色精神及愛國的意志確實在孩子們的心中生了根發了芽。

  萬裡欲乘風,青山路更遙,教育永無止境,德育任重道遠,哈爾濱市將繼續著力為孩子們的志向鼓動風帆,為孩子的成長撒播陽光,守候未成年人心靈的淨土,托起民族振興明天的太陽。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