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59.9%受訪大學生希望二線城市創造更寬松的就業創業環境
2017-07-27 11:1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漫畫:尹志燁

  今年畢業季,多個二線城市的『搶人政策』陸續發布:武漢喊出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長沙提出五年吸引100萬人纔;西安提出『五年投入38億,引纔育纔100萬』的目標;成都將大力實施『蓉漂』計劃,推行『先落戶後就業』……概括來說,這些城市開出的優惠條件包括寬松的落戶政策、就業創業激勵、優惠的住房政策和現金補助等。這些二線城市的政策對於大學生的吸引力究竟如何?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剛畢業或還未畢業的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選擇就業城市時,大學生最看重的因素是薪資水平(64.3%)、發展空間(59.3%)和城市大小(43.9%)。對於今年多個二線城市陸續發布的『搶人政策』,49.7%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有吸引力,44.8%的人認為一般。59.9%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二線城市排除制度性乾擾,創造更寬松的就業創業環境。

  受訪者中,就讀高校在一線城市的佔34.7%,二線城市的佔53.5%,三四線城市的佔11.5%。家鄉在北上廣深的佔22.5%,其他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的佔39.7%,除省會城市外的地級市的佔24.3%,縣級市的佔9.4%,鄉鎮或農村的佔4.0%。

  選擇就業城市時,大學生最看重薪資水平和發展空間

  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陳簫(化名)畢業後回到重慶老家,在某教育機構的新媒體崗位工作,『我在北京的這幾年很沒有歸屬感,對於氣候、生活習慣等,都不太適應,還是覺得家裡比較舒服。而且我知道在北京想站穩腳跟是很難的事情,周圍一些人會先在北京工作幾年積攢經驗後再回老家,覺得更好找工作。但我認為既然以後要在重慶,一開始就要回去』。

  鄭州大學大三學生張玉琢馬上要昇大四了,正在積極備考中科院的研究生。『我還挺喜歡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氛圍濃厚,離我老家山東濰坊也很近』。

  但張玉琢不打算以後在北京工作。『我目前想從事的工作是大學老師,希望博士畢業後能去山東大學或其他山東的高校工作。一來離家近,二來生活壓力也不會太大。這既是我自己的想法也是我父母的想法』。張玉琢是獨生女,父母不希望她離家太遠,『我想去北京讀研還是跟家人溝通了很久,他們纔同意』。

  老家在河南駐馬店的高俊豪現在在北京某創業公司工作,公司的業務主要是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這是我喜歡的行業,每個月除了五險一金,到手5500元,可能還有績效工資。我租住的地方靠近北五環,房租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在1400到1500元之間,還能接受』。

  高俊豪說,公司人員包括老板在內,所有人都很拼,每天到了下班時間也沒人走,『有時我晚上11點離開時公司還有人』。高俊豪覺得,這種工作狀態雖然看起來挺辛苦,但很享受,『因為周圍的人都很有經驗很有纔華,而且都在一起拼。我每天都能看到新的東西,學到新的知識,這份工作對我的幫助很大』。

  調查顯示,在選擇就業城市時,受訪大學生最看重的因素是薪資水平(64.3%)、發展空間(59.3%)和城市大小(43.9%)。其他依次為:生活成本(42.1%)、落戶政策(28.8%)、公共服務(28.3%)、生態環境(23.6%)、與家鄉的距離(16.6%)和針對性的激勵補助(13.0%)等。

  陳簫說:『我大學考到北京之後,我爸一直希望我留在北京工作,他覺得大城市就業機會、發展空間和薪資待遇都要好一些。但是經過我的不斷「洗腦」,他也意識到我在北京生活會很辛苦,支持我回重慶。』

  『我有個同學簽了一家大媒體的新媒體運營崗位。但是工作氣氛不夠活躍,工作內容機械重復,學不到新的東西。每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後能拿到手的是5000多元,北京租房成本高,交通、吃飯等樣樣花費都不低,每到月末都所剩無幾。還有一個重慶老鄉在北京租房時被中介騙了,白交了幾個月的房租,她覺得自己待不下去了,讓我在重慶幫她留意工作機會。』陳簫說,雖然北京不是完全留不下來,但生活不能只有工作,『如果我在北京工作的話,很有可能所有時間就都被工作佔領了』。

  對於今年多個二線城市陸續發布的『搶人政策』,49.7%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有吸引力,44.8%的大學生認為一般,僅4.8%的大學生覺得沒有吸引力。

  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研究室教授簡新華說,一個城市要更好地發展,必須有高素質的勞動力,要依靠人纔支橕,加上現在地區競爭激烈,地方和城市為了本地的發展、提高競爭力,必然會采取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大學畢業生。『這些政策應該都會有一定效果,一線城市現在生活成本太高、競爭特別激烈,所以二線城市應該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調查顯示,在眾多『搶人政策』中,大學生最心動的舉措是就業創業激勵(65.9%)、優惠的住房政策(64.0%)和寬松的落戶政策(51.0%)。36.9%的受訪大學生選擇了現金補助。

  高俊豪覺得一些政策很吸引人,尤其是寬松的落戶政策。『但也只是心動而已。在北京看到的、學到的理念、技能都是最新的,甚至是超前的,就像在進修。所以我下定決心要在北京工作幾年,攢點經驗,學點東西,再考慮回鄭州發展』。59.9%受訪大學生希望二線城市創造更寬松的就業創業環境

  要真正留住人纔,63.7%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二線城市與一線城市相比,還需要完善公共服務體系;58.3%的人希望擴大經濟體量,增加就業機會;33.6%的人覺得提昇城市『軟實力』很重要。

  59.9%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二線城市排除制度性乾擾,創造更寬松的就業創業環境。

  陳簫在重慶一個月拿到手的工資是5000多元,每年都有一次昇職加薪的機會。但她也坦言,教育機構的運營崗位不是核心部門,自己還是想在一個純粹的媒體環境裡工作,但是重慶的選擇就比北京少多了,『6月份請了一個月的假去一家媒體實習,競爭一個崗位,希望能被錄用』。

  高俊豪大學畢業時已經在鄭州找到了一份工作,在某餐飲企業做管培生,『待遇不錯,食宿全包,固定工資+工作提成+學歷補貼,每個月有五六千元的樣子。但是我覺得在那個環境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餐飲行業進入門檻較低,身邊的同事基本上學歷不高,大專、高中甚至初中畢業的都很多。我覺得自己會進步緩慢甚至裹足不前,於個人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就決定辭職』。

  高俊豪在快畢業時,和在學生會工作過的同學聚餐,討論到大家以後的計劃,保研、出國、繼續考研的都有,他們的人生目標都很清晰,而且很勤奮上進,對比之下,他覺得自己的格局太小、目光短淺,還是局限在熟悉的生活環境裡,『我想要更大的挑戰,更有意思的生活,衡量之下,決定來北京發展,一來是有朋友在這裡,有個照應,二來是對北京有一定的感情』。

  簡新華認為,無論哪類城市,要留住人纔,更重要的是必須創造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工作生活條件,讓人纔有用武之地、無後顧之懮,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做到人盡其纔。

  調查中,65.5%的受訪大學生認為『搶人政策』會加強二線城市的人纔儲備,增強發展後勁;64.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能促進當地產業結構發展昇級;54.2%的受訪大學生認為有助於縮小城市差距,形成新的城市格局;26.6%的受訪大學生覺得可以改善當地的人口結構。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