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考試中心  >  高考
搜 索
不公布高考成績是否矯枉過正?
2017-06-27 09:57: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晏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原標題:不公布高考成績是否矯枉過正?

  中國青年報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今年高考成績只提供給考生本人,不再向考生所在學校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考生可到省考試院網站自行打印成績單。

  不公布高考成績,江蘇並非第一個吃螃蟹的省份,近幾年,遼寧、山東、廣東等地已經這樣做了,贊成者眾多,質疑者也不少。至於全國層面,目前並無這方面的統一規定,只是教育部一再強調不要炒作高考狀元。

  不公布高考成績具有良好的初衷,這一點毋庸置疑,若論其利,理論上可以列出一長串:淡化高考『唯分數論』,保護考生隱私,遏制生源大戰,促進素質教育的落實……尤其是保護考生的隱私,相信會受到那些低分考生的歡迎,此舉也因此極具人性化意味。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不公布高考成績有其利,但也有其弊。究竟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需要更加審慎地加以權衡。

  不公布高考成績之弊,擇其要者,一在於不能滿足考生的知情權。高考是一場激烈的競賽,作為競賽的參與者,每個考生都有權知道競賽的結果——不單單知道自己的成績,還要知道『對手』的成績。特別是在填報志願時,考生需要根據『對手』的情況、總體競賽成績作出判斷和選擇,這涉及考生的切身利益。

  二是可能對高校錄取工作造成困難。前幾年有報道稱,因一些省份不再公布高考成績,並停止向高校提供高分考生名單,北大、清華等名校的招生組不得不趕赴各地了解高分考生情況,或呼吁高分考生主動與招生組聯系。

  三是讓高考錄取的透明度降低,可能導致暗箱操作。這是最讓人擔心的,也是不公布高考成績的最大弊端。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陰暗潮濕的角落難免滋生腐敗,高考成績由省裡統一掌握,連市裡都不了解,民眾更是不知情,誰能保證不會出現違規錄取、徇私舞弊?至少人們會產生這樣的聯想和猜疑。

  毫無疑問,人們對高考的最大關切是公平公正,這是高考之『本』。相比之下,公布高考成績帶來的問題則是『末』,不應該為了『末』而損害高考之『本』。為了保證高考錄取的公平性,有必要將高考錄取置於陽光下接受社會監督,而監督的前提是公眾擁有知情權,高考成績是保證錄取公平的關鍵信息,不應該變成機密。

  此外,對於公布高考成績帶來的問題,也需要客觀辯證地看待。應當認識到,高考『唯分數論』(按分錄取)恰恰是公平公正的體現,而且,先有應試教育和高考『唯分數論』,然後纔有社會輿論對高考成績的強烈關注,後者是前者之果,而非前者之因。將應試教育歸咎於高考成績公開,恐怕是一種因果倒置,甚至有掩耳盜鈴之嫌——難道不公布高考成績,高校錄取就不『唯分數論』了?就不搞生源大戰了?人們對高考成績就能淡然視之了?應試教育就能銷聲匿跡了?

  事實上,雖不公布高考成績,但今年江蘇省文理科高考狀元已經出爐了,各市的狀元大家都知道了,各學校的高考成績也已經統計完畢了。這說明,不公布高考成績,實際作用其實是相當有限的。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