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一樣,6月7日、8日的高考依然是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
與往年不一樣的是,高考之後不再是放松狂歡,不再是『等分來』的焦慮,而是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輪番上演,考生們也熱情高漲,紛紛加入到密集展開的自主招生測試中。元培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洪文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這些年不斷的發展和完善,自主招生逐漸被人們熟悉和接受,今年自主招生的熱度更超以往。自主招生這種新的招生模式已經成為高考的『新常態』。
14年自主招生路從『小試牛刀』到『大張旗鼓』
2003年,教育部開始推行自主招生,結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時間招考的歷史。這一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2所高校獲教育部批准,正式實行自主招生改革試點。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慣例被打破,廣大學子獲得了進入高校的另外一個機會。
『這在高考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洪文說。他介紹,這一時期的自主招生參與的學校不多、名額不多,報考的學生也不太多,各校在自主招生的過程中還是比較保守。到了2006年,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5所高校開始實行自主招生筆試聯考,這是第一次高校為了擴大自己自主招生的影響力『組團參戰』。這一方式在接下來的幾年對自主招生有決定性的影響。
2009年,各自主招生高校形成了以北大、清華為首的兩大自主招生高校聯盟,即『北約』和『華約』。2011年,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多所高校組成卓越聯盟,與『北約』『華約』並駕齊驅。各聯盟內統一進行筆試,各校分別進行面試。各校根據面試成績給予學員高考中10—60分的降分提檔優惠政策,俗稱加分。隨著自主招生規模的日漸擴大,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並通過這條途徑進入自己喜歡的高校。
在洪文看來,2014年是自主招生的轉折年。在這一年,新高考招生方案出臺,三大聯盟隨之解散,自主招生制度也進行了重大改革,『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成為各校自主招生的關鍵詞。
從2015年開始,自主招生被安排到高考後進行,對於廣大緊張備考的考生而言,這無疑是個好消息,極大地減輕了前期集中備考的壓力。『不要小看時間的調整』。洪文說,『根據元培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調查,正是因為這個調整,大多數的考生不再擔心自主招生擠佔高考的准備時間,決定參加自主招生』。
他認為,自主招生最近幾年已經走入良性循環。今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數量增加到90所,社會影響力大,認可度高,考生報考踴躍。各高校在自主招生中都『鉚足了勁』,更是讓這一高考之外的招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試題『燒腦』?多樣化、專業化是趨勢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要在網絡上發酵,成為段子手們的創作源泉。而今年,除了高考作文這個『老梗』,各校的自主招生考題讓人們增加了新的樂趣。
高校在進行自主招生考試時,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題目設置,這些考題在網絡上被熱議。
比如今年山東大學的『廁所和黑板到底有啥關系』、華南理工大學的『用物理知識解釋獅吼功的一些現象』、南京大學的『外星人開飛船進攻地球,從地球上看,飛船長500米,寬400米,如果為這個飛船提供一個停機坪,大概需要多大?加速時候,動能的變化量是多少?』、四川大學的『把紙折成一個容器,在裡面煮雞蛋,怎麼纔能把雞蛋煮熟,並不把紙燒壞』等回答起來都有不小的難度,被戲稱為『燒腦神題』,更有人直呼『連題目都看不懂』。
而洪文表示,今年自主招生考試更趨多樣化和專業化,讓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興趣特長和綜合素養,表現在試題就是更加開放和出人意料。根據洪文的觀察,上海和浙江作為試點地區率先啟動高考改革,今年高考采取了『必考+選考』的考試模式以及『專業+學校』的錄取模式,與自主招生也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呼應』。
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自主招生的多樣化趨勢就已經開始有所體現。『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重要性被強調,甚至成為考生報名的硬性指標。如果不具備相關的能力及佐證材料,即使考生成績出眾,也無法參加自主招生考試。
根據元培教育科學研究院的統計分析,現在已經有不少學校減少了筆試科目,有部分高校甚至取消了筆試環節,而面試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力求最大限度考察學生的真實能力與素質。
以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為例,一位參加招考的同學向本報透露,大部分考試知識都不是高中課本上的,很有深度,甚至還涉及了陳寅恪先生的研究內容。清華招生辦劉震也透露,今年試題涉及面寬、形式靈活、難度大,既考查課內知識,也考查課外儲備,希望通過測試區分出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思考過程。
路漫漫兮其修遠如何保證公平公正是重點
『從一開始,自主招生就是為公平而生的。在高考之外另闢招生途徑,初衷是在保證公平性的前提下提昇選拔人纔的效率,為更多優秀學生提供實現自我的機會與平臺。所以,公平公正一直都是自主招生的生命線。』洪文說。
然而,自主招生一路走來經歷的風雨也不少。
2009年,北京大學開始實施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度,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主因就是公眾擔心推薦制違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則。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曝出招生腐敗事件,舉國嘩然,人大當年的自主招生被迫暫停。去年,『學校推薦』的報考模式已經全面取消,人為因素對招考的影響被不斷削弱。
洪文表示,目前自主招生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進。根據他們掌握的情況,仍有部分高校存在招生腐敗問題。另一方面,大面積的自主招生也給中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難以兼顧自主招生輔導和高考教學。而學生為參加自主招生常常缺課,花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備考,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秩序。自主招生時間的高度集中也導致了學生面臨考試時間衝突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自主招生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高考的一大進步,但這種考試模式明顯有利於發達地區的考生。不管是考試內容還是考試形式都對農村考生不公平,進一步加大了城鄉教育差距。
『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自主招生制度必將不斷完善,加大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科潛力的考察是主流方向。』洪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