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9日訊 又是一年高考季。回想起1997年自己經歷的高考,哈工大建築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薛名輝頗為感慨:『那時都是考前報志願,填志願最大的依據是高考前最 後一次模擬考試的成績。這樣的報考方式非常「刺激」。』薛名輝介紹,因為自己成績始終排在學年第一,考前最後一次模擬又拿到超過620的高分,所以校長鼓 勵他報考清華大學。『看到校長對我期待那麼高,就想著衝刺一下清華。』不過,那一年的高考,薛名輝最終遺憾地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
父親借車陪考助陣 語文失利錯過清華
1997年,年僅16歲的薛名輝走進了『高考戰場』。當時,私家車還是個稀罕物,但為了給兒子助陣,薛爸爸特意借了一輛車載著他陪考。『我語文 答得很不好,一些選擇題我都沒把握。結果,那年我的語文成績特別不理想,只拿到80多分。』薛名輝介紹,好在自己其他科目發揮正常,總分拿了580多分, 被一表第二志願哈爾濱建築大學建築系錄取。
據悉,當年黑龍江省的理科考生分數普遍偏低,雖然薛名輝高考發揮失常,但他當時的成績除了清華、北大、人大這三所高校上不了,國內其他名校都可 以考上。薛名輝說:『當時被錄取後,我有兩個選擇,上大學或復讀。但看別人都要去上大學了,我心裡也比較慌,畢竟那時候年紀也小,留級復讀對自己來講還是 挺大的考驗,而且哈爾濱建築大學的建築系在全國的知名度也很高,糾結了一陣後,還是決定去上學了。』
讀研時與妻子相識 為了愛情留校讀博
建築系的學習忙碌並快樂著,在經歷了對專業的不解到喜愛的歷程後,薛名輝選擇繼續留在學校攻讀碩士、博士,隨後又留校當了老師。回顧這段經歷, 薛名輝說:『當年清華夢沒實現,我年紀還比同學小兩三歲,就想至少再讀一個研究生吧,晚兩年參加工作也可以。然而,人生的際遇也很奇妙,我讀研時與現在的 妻子相識,她從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後直接留在了哈爾濱的一所高校任教。愛情至上,我最終又選擇留在本校讀博。』
說起高考對自己人生最大的改變,薛名輝笑著說:『那就是把我從一個純理科生變成了一個文、理、藝術兼修的人,建築學為我開闢了一個新的世界,那 個世界是我20歲之前完全想象不到的。』薛名輝說,現在他有了人生新的目標,那就是做一名優秀的建築師,在哈工大建築學科開放、多元的平臺上,做更多『建 築,讓社會更美好』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