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競賽《現代物流作業優化方案設計與實施》項目。湖北日報記者 楊翼遠攝

記者在物流學院觀摩技能競賽。湖北日報記者 楊翼遠攝
東北網5月26日訊(記者 陳顯春)在堆積如山的貨物中,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有效分揀,安全上架,精准投入?面對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物流與電子商務如何融合操作,纔能保證物流各個環節精確銜接?物流作業看似尋常體力活,其中蘊含大智慧。
2017年5月25日,『匠心育人高職榜樣——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走進武漢交通職業學院,來自全國40家媒體的編輯記者,參觀設備先進的物流實訓基地,觀摩緊張激烈的物流技能競賽,一副當代物流行業的紅火景象,活靈活現展現在眾人面前。
5月25日上午10時許,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物流學院實訓基地內,加油叫好的喝彩聲,此起彼伏。百餘名物流學院的學生,圍坐在一塊模擬物流配送中心區域周圍,不時為參賽同學的優異表現鼓掌吶喊。
掃描標簽、分類上架、叉車取貨……從收貨到配送,3人一組的參賽團隊配合得有條不紊,在這之前,他們已經進行了數個小時的方案設計。
記者現場了解到,物流的儲存和配送看似簡單,但要做到高效率、低成本,並保證安全和質量,不僅需要先進的設備和系統,對參賽隊伍的物流知識和技術素養要 求也很高。例如,在上架儲存環節,參賽選手需要根據貨物的大小選擇托盤,要觀察貨架剩餘空間長度和寬度來進行最優配置,同時貨物重量還不能超出貨架的最大 承載量。這期間,貨物和貨架的各種尺寸需要參賽選手在短時間內目測出來,把眼睛當尺子。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物流學院黨總支書記劉偉告訴記者,比賽的現場操作 環節和在物流企業的實際操作環境,相似度達到90%,在大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畢業後進入企業工作,很容易上手,只要正常發揮,很容易成為業務能手。
物流學院副院長楊晉介紹,儲存和配送是物流的重要環節,科學優化作業流程可有效減少該環節的成本,競賽的核心,就是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看誰的成本更低。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似尋常普通的物流作業,所蘊含的秘密還不少。作為全國最早一批開辦物流專業的高職院校,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堅持圍繞以 體制機制創新引領學校發展、以特色專業建設打造辦學品牌、以教師能力建設推進整體水平提昇、以素質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育人平臺建設創造發展環境等 『五大工程』展開治學育人。
創新嚴謹的教學理念、校企合作的先進模式,以賽促學的競爭機制,令該院人纔輩出,魅力四射。
據介紹,該校在湖北物流職教領域率先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學院學生參加國賽屢進前三,2013-2016年連續獲得省賽一等獎。
學生團隊能在全國大賽摘金奪銀,自然離不開高水平老師的指點和傳授。值得一提的是,物流學院師資力量極為雄厚,共有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學科帶頭人、全省優秀教師等不勝枚舉。
據介紹,作為湖北物流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湖北省職教學會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物流學院,還牽頭開發了『教育部中高職銜 接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標准』、『商貿企業職業院校實習實訓規范』和『湖北省職業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標准』。研究的課題『學崗就三態遞進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 工學結合人纔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09年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為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物流 學院投資500餘萬元,建設了面積2248平方米的國家現代物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並與湖北郵政共建了『校中廠』——EMS營業廳,在京東和湖北郵政分別 建有『廠中校』。1999年至今,物流學院已培養5000多名物流人纔,畢業生就業率穩居98%以上,涉及全國各大物流企業,畢業生過硬的業務能力,受到 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馬雲開啟了電商時代,帶動了物流業的蓬勃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數據的日益普及,物流行業即將迎來 『後馬雲時代』。『物流業正朝著信息化、網絡化、全球化趨勢蓬勃發展,將出現愈來愈多的物流巨無霸,』副院長楊晉表示,作為培養當今物流技能人纔的高職院 校,只有緊盯行業發展趨勢,提前做好准備,纔能順應時代潮流,在風浪洶湧,競爭殘酷的物流業吞並擴張時期,勇立潮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