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3日訊 自稱黃金組合的哈市風華中學生物組教師,既有70後的踏實肯乾,勤奮好學又有80後的聰明叡智,不拘一格,再加上90後的個性飛揚,帥性灑脫,完美地打造了一套色香味俱全的生物學科盛宴。
五位老師各司其職生物課『營養搭配均衡』
在風華中學的生物課堂上,教師力求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鏈接生活知識,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啟發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和探究。
徐麗莎老師在課堂上像一位導演,善於挖掘學生的潛能,循循善誘,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李悅老師就像一位大廚,能把各種教學素材葷素搭配,呈現給學生一堂堂色香味俱全的生物課。董艷麗老師就像一位學者,她善於收集各種課程資源,並有效整合為我所用,課堂上的她總是思維敏捷,語言嚴謹。李美璇老師可以稱她為科技達人老師,擅用各種軟件和實驗來完善課堂教學,課堂上常有魔術般的驚奇出現。
五位不同年齡段的教師組合完美地呈現出學校生物教學特色,他們開發課程資源研究實驗探究的創新設計,並與攝像頭緊密結合、板書版畫、學生學科活動方面都有自己獨具匠心的特色教學。
自制教具模型創新設計實驗探究課程

在生物課中他們選擇能顯現事物規律的實驗或者創新活動,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現現象,認識規律,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行獲取知識,培養創造能力。
在課堂中,他們結合校本資源安排適合的創新活動或者探究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樂趣,探究能力。指導學生明確的操作方法及步驟,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有實踐有總結,有方法有疑惑,有問有答。如有效的導入實驗,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及各種各樣的創新實驗。而且生物實驗活動貼近生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自制心髒模型、自制細胞模型,雙色花的制作,自制葡萄酒,發豆芽,發蒜苗,種大蔥,比較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這都給學生呈現了一堂堂難忘而充滿樂趣的生物課。
在教學實踐中他們發現,有效結合實驗和直觀教具的演示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教材、對知識的理解,生物『用電纜模擬神經,采用排水管制作氣管壁和小腸壁模型,肺——膈肌運動與呼吸變化、心髒血管方位模型、腎單位、眼球的結構、膳食寶塔等。』生物組的老師們以直觀性、教育性、科學性為設計原則,根據學情和實際情況,自己動手因陋就簡地制作教具。
自制教具直觀、明顯,形象,靈活多變更有空間感有利於探究性實驗的開展,從而可以彌補多媒體教學中的實踐操作環節,緩解多媒體教學中的視覺疲勞,鞏固、強化重點。
實驗與攝像頭的緊密結合
一般在做實驗的時,尤其是演示實驗,後面的同學往往看不清楚,而使用各種手段使勁向前擠,非常容易引起班級課堂秩序的混亂,那後面實驗一些關鍵點或者注意事項就容易被淹沒。造成一做實驗班級裡亂哄哄的景象,而且實驗的整個操作過程學生看不清楚,很多同學只是湊熱鬧。在學生做分組實驗時,每個組看不到其他組的實驗效果,好比盲人摸象,哪怕是拿到前面讓同學看,同學們也看不到細微的地方,使學生的交流情況大打折扣。
為此,生物組的老師們研究在課堂中使用攝像頭,將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呈現出來,將探究實驗的過程直接顯示在大屏幕上,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教師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演示操作,觀察發酵實驗,觀察鳥卵結構……』這些都是攝像頭的功勞,讓老師的演示能更好的規范學生的操作,讓學生印象深刻。
生物老師自學簡筆畫
如何將生物課知識點直觀的用圖片展示出來,幾位教師想出了能讓孩子們過目不忘的好辦法,看圖說話,可是圖片除了生物教材僅有的少部分素材外,其他都要自己去設計。
於是,幾位生物老師專門購買畫具和簡筆畫教材,自學起了簡筆畫,研究起板書版畫和教材中的圖片。
以生活為中心開發校本課
『生物時代』帶領學生們在生活中探索生物的奧秘,解開自然密碼的神秘面紗,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世界。老師與同學們集思廣義,最大限度地豐富課程資源,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水平,以鍛煉能力,發散思維,培養興趣為目的,開展實踐、探究活動。
生物校本課程是生物課堂的延續,是探究實驗佔領的另一個主要陣地。課程包括生物繪圖,細胞、細菌、肺部、毛細血管的模型制作,利用植物的疏導組織制作雙色花,制作果酒果醋,調查校園植物分布等,課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求知欲濃厚,充分體現了『在樂中學、在學中樂』的思想和『有趣、有效、成長的』理念,同學們對課本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親歷、親驗,使他們最大限度地體會了『學』和『做』的快樂,並以此鍛煉和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也讓學生更加善於觀察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知識,並且學會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如在學習了調查法之後,校本課程中設計了讓孩子們調查學校植物的實踐活動,由於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學校教師就聘請林大的植物分類教授幫助認識各種校園內的木本植物,並自主整理成具有學校特色的調查分類統計名稱,為學生進行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學習掃除障礙,並在課堂上認識了各種植物所具有的一般形態特征後,教師帶領學生到校園裡親身調查了各種植物的具體分布,不僅認識了學校,還引導學生發現我們身邊還有如此多的植物,當孩子們興奮的采集著各色標本作為觀察材料時,興奮喜悅已經洋溢在他們臉上,這樣鮮活而生動的內容,讓學生玩的開心,學得愉快。
在學習了動物和植物細胞後,六年級的學生的思維特點還處在形象到抽象的過度階段,為了讓學生對細胞的認識能更加透徹而深刻,老師們設計了制作動植物細胞模型實驗的校本課。學生用各種材料,用於創造性的制作細胞模型,孩子們的動手和制作能力超乎想象,更重要的是學生感受了制作的過程,加深了理解,優秀作品展出時,讓孩子們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幸福感。
在生物特色課程的建立和應用中,真的是『能在課堂上生根的苗,不是天上飄著的雲,是有根的研究成果,是學了就能用的經驗』。願我們的共同努力,在校本的探索之路上創造出更美的風景。這就是孩子們和我們的時代,我們共同的『生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