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2日訊敲著書桌唱歌謠,拿起畫筆畫版圖……看到這一幕,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節音樂課亦或是美術課,走進風華中學的課堂纔知道,這不過是一節地理課。風華中學充分挖掘學科特質,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創造性的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形成了風華特色。
獨創地理歌謠助力學生記憶
伴隨著有節奏的敲擊,地理課就這樣開始了。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地理課都安排在下午,也就是學生睡意甚濃的時候,這有節奏的敲擊可以讓學生清醒,並快速地進入到上課的狀態,誦讀歌謠成為了地理組的老師們地理課堂上的熱身環節。為什麼會在地理課堂上出現地理歌謠呢?創編地理歌謠的初衷是由於地理組的老師們學校生源地變化。地理組在思索,怎樣能讓這些學生在應對考試的同時,讓地理課堂更有趣、有效呢?地理歌謠就這樣應運而生了。從2011年開始,地理組的老師們將全書四冊教材整理創編並不斷更新,現在一共創編了70首歌謠。地理歌謠的創編也是在日臻完善的。雖然歌謠語言直白,但是地理組的老師們也在追求文采和押韻的。學生認為,這種押韻的歌謠是他們最快記住的。地理歌謠逐漸成為了地理課堂的標志環節。輕快的歌謠貫穿現在的地理課堂,但這並不是學校最終的目標。學校更希望學生將歌謠記憶的形式應用到自己的學習中,小歌謠,地理組的老師們讀起來!畫水果做迷宮地圖也瘋狂
地圖是地理的靈魂,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教學地圖是地理教學的具有的重要特點和獨特的風格,也是一種特有的教學手段。運用地圖,便於貫徹直觀和理解相結合的教學原理。學生通過對地圖符號的識讀,不僅可以獲得地理知識,而且還可以促進智力的發展。因此,能否用好教學地圖,常常成為教好地理課的關鍵,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地理教學中,地理組的老師們關注與學生對地圖的學習,同時作為地理教師,地理組的老師們也必須要進行地圖的訓練和展示。不僅教師的教案平時要繪制地圖,在地理課上看,老師帶領學生們一起繪制地圖,在校本課上,地理組的老師們也用增加了地圖的專題,手繪地圖,水果地圖,地圖迷宮。每年的假期作業,也會進行地圖的專門創作。學生當老師地理知識講一講
對於地理課的學習,對於學習的主體,地理組的老師們給予充分的尊重,並且給學生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設計了『我當小老師』活動。課前進行自由分組,選擇課題,將課程內容有選擇地留給學生們來講解。學生的講課必須要進行這樣的五個環節『拷貝資料——整理課件——檢查課件——集體彩排——走上講臺』。
雖然最後站在講臺上的是學生,但是課前老師的指導是講課精彩和成功的重要基礎。
對比而言,這種方式,教師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經歷付出,但是給學生提供了學習地理更為廣闊的舞臺。同時培養並提高了了孩子們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語言表達,與他人合作等綜合能力。
地理歌曲唱一唱感受地理獨特魅力
學習的方式很多,為了多方位的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課前引入一些以地理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歌曲,帶領學生們一起歡唱,在歡唱中,既感受了音樂的美,也學習了地理知識。曾經引入到的地理歌曲有《中國之最》、《苹果版大中國》、《東南亞風情歌》、《北美氣候》等。一首首動感的音樂,開啟了學生們的美的享受,感受了地理的獨特魅力。
帶著地理校本走天下
對孩子們來說,地理課就像是一個浩瀚的大海,他們想了解很多東西,心裡有很多待解之謎,可是地理課堂時間有限,書本上的文字有的不乏枯燥乏味,因此,校本課成為孩子們快樂學習地理的天堂。現在地理校本課已經形成了地圖、制作、美食、民居、探險等幾個主題。
在校本課上,孩子們輕松愉快的學習地理。拿降水量的知識來說,地理組的老師們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解釋降水量的知識,可是對孩子來說依然興趣索然。因為他們對『量』的多少還不太理解,於是地理組的老師們就想能不能在校本課堂讓孩子們新手制作雨量器和風向標,讓孩子們既能親研究雨量器的原理又能體會降水量的多少。 同時風向也是一個難以理解的知識,那地理組的老師們就讓孩子們自己做一個風向標,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地理組的老師們用了一節課的時間制作了雨量器和風向標,尤其是在做好風向標後,孩子們迫不急待的到外面去驗證自己的成果。那種洋溢在臉上的笑容與成功的喜悅深刻地感染與帶動了地理組的老師們每一個任課老師。
把每一節地理課當做是對學生的一次重要的體驗,讓每節校本課都能讓學生回味,讓校本課『擲地有聲』是地理組同仁的共識。
雅斯貝爾斯曾經說過『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風華地理組將不斷的上下求索,用地理組的老師們的熱情帶動學生,用地理組的老師們的付出感動學生,用地理組的老師們的真誠促進學生成長。風華中學:搖一搖畫一畫『地理校本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