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構建高效課堂 讓枯燥課程變得越來越有趣

http://edu.dbw.cn/  時間:2016年11月25日 16:50:00

作者:   來源:   編輯:欒微   

【專題】風華中學開展特色教育

【專題】風華中學開展特色教育

  東北網11月24日(記者欒微)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大頭針被拿來做實驗,就地取材的鐵架稍加改動成了晾衣架……在剛剛結束的哈爾濱市初中第七屆『燭光杯』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初中教師用創新方式改變初中課堂的單一授課模式,讓課程變得越來越有趣,並且優化了教學模式,同時構建了高效課堂。

  『燭光杯』課堂教學展示總結活動23日在哈爾濱市風華中學舉行,活動中風華中學的語文教師丁瑤老師現場展示了一節語文課。課堂中,枯燥無味的文言文在丁瑤老師的帶領下,學生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與老師、同學們一起合作探究,並擴展了大量文學常識。這也是該校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為主體。

  據了解,風華中學從六年級開始各學科教師依照學校的『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師本化』的課程體系,科學分析學生特點,制定以小課題牽動的學生發展目標,整合國家課程,注重專題課研究,有效進行問題設置,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規劃時間和學習任務。比如,自然科學學科注重觀察實驗的教學,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認真研究實驗教學,形成三個層次,即基本實驗、特色實驗和家庭實驗,既設定實驗的形式,更注重實驗的內涵。多年來,從確保安全、控制污染、降低成本、增強學術等多方面優化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上百項,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明顯增強,與此同時帶來的研究技能和思維提昇是不可替代的。同時,數學、語文、英語等學科都進行了國家課程下的系列化專題研究,整合教材資源,設計切實可行的專題學習,每個學科形成自己的學科專題學習課程,課程資源與形式都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專長與學生的身心特點。另外,在非工具學科及體育藝術類課程中,學科教師在學校整體的策劃安排下也積極實現了國家課程的再開發,歷史現場、地理歌謠、新聞播報等特色學科課程應運而生,高雅音樂賞析、東北特色剪紙、冰雕等都走入了日常教學的課程中,國家課程的特色開發與整合,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屆『燭光杯』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共有100所中學的教師參加,最終200餘名教師捧得『燭光杯』。

相關新聞

影視圖片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