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高考  >  減壓中心  >  考生故事
搜 索
成人儀式不受家長歡迎 1500學生只有50家長願出席
2009-12-25 15:48:44 來源:中新網  作者:楊玉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18歲成人儀式邀請家長到場見證,來自全市5所高中的1500名學生家長簽名的《回執》顯示,只有50多位家長願意參加。成人儀式、畢業典禮等學生成長的重大活動為何難覓家長身影?業內人士建議,提高活動互動性、參與度,有望改變這一現狀。

  多數家長不願參加成人儀式

  2010年1月1日,由市文明辦、市教衛黨委、市教委、團市委主辦的『18歲成人儀式』將在東方綠舟舉行。本屆成人儀式吸引了宜川中學、盧灣高級中學、彭浦中學、田家炳中學、閔行三中5所高中的近1500名高三學生參與。

  上周,5所高中的老師分別向每位學生發了一封《家長邀請函》,介紹成人儀式的安排時間、地點,邀請各位家長能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 《回執》顯示,只有50多位學生家長願意參加活動,其他的家長均表示不願意參加。

  『高三年級有260多名學生,願意來參加活動的家長只有21位。 』盧灣高級中學黨支部副書記王亞傑表示,其實學校非常希望家長能參加活動。

  宜川中學副校長陸慶峰指出,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意識一直不強。每年年底,該校都會舉行一個大型『十佳學生頒獎典禮』,活動前一周都會告知家長,當天會預留60個家長專座。然而,每年主動參加活動的家長不到30位。

  成人儀式對家長也是教育

  『如果我收到兒子的18歲成人儀式的邀請函,我肯定會穿上禮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參加儀式。』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諮詢中心曲秀萍老師表示,18歲成人儀式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儀式,這標志著一個孩子正式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他將單獨承擔自己的所作所為所言。

  『不管你多大,你永遠是我的孩子。 』曲秀萍表示,這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禪,也折射出中國的家長對孩子有太多的關愛和不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總對孩子做的事情不放心,習慣為孩子安排好一切,甚至為孩子填報高考志願,幫孩子設計好未來的發展道路。因此成人儀式對家長也有教育意義。

  建議儀式增加互動環節

  『來回坐車需要兩個小時,真正參加活動時間只有半個小時,家長只是陪客,參加的熱情自然不高。 』一些學生家長向記者表示。所以,這次家長也習慣地填寫『不願意參加』。

  個別學校組織的一些儀式教育流於形式、走過場,活動結束後,學生和家長沒有任何成就感和自豪感,不能產生共鳴的效果,自然不能吸引家長的參與和關注。財大附中陳前老師表示,成人儀式應和結婚儀式一樣,只有留下深刻、難忘的記憶,纔會受到更多關注。陳前建議,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成人儀式等對學生成長來說比較重要的環節,學校可以改變傳統的會議模式,多增加一些互動環節,多給學生、家長發言和參與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家長留下難忘的記憶,纔可能吸引更多家長的目光。

  曲秀萍建議,每次開學,學校可以將本學期需要家長參與的活動一一羅列出來,方便家長提前做好准備,避免信息溝通不暢。除了這些儀式教育,學校還可以多組織一些親子活動、家庭游戲比賽等活動,吸引更多家長關注孩子的教育,拉近家校距離。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