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班級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一是同學們努力,一是老師負責任,另一個就是定位准確、小而精的專業設置了。 』 ——劉朝良院長
這是一個不平常的班級:一班22名同學,2人成績突出提前一年畢業;2人成績優秀被推上本校研究生;2人被省級事業單位錄用;1人被省委組織部錄用為2009年選調生;13人報考碩士研究生達線10人,9人讀的是重點院校……
更不平常的是,在他們大一入學時,大部分學生是因為分數低『被迫』調劑過來,有好幾個學生還是『掛科專業戶』。而畢業時,全校僅有的20幾個『優秀畢業生』榮譽,就被這個班摘走了5個。四年的學習中,他們因何而變?
『最牛本科班』也有『掛科專業戶』
『我們這個專業的同學,進校時分數都不高,大部分都是第一志願沒有滿足,被迫調劑來的。 』說起這個班級,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蠶學系主任魏國清老師告訴記者,這些學生剛進校時,成績不好,也愛玩,沒少讓他費心。
大一進來的時候,同學們的高考成績大多是中等偏下,大一結束,有5名學生要補考,有的同學還被戲稱為『掛科專業戶』。補考率佔到近20%,這也讓魏老師這個輔導員在院裡有點『抬不起頭』。而且,班裡還有幾名男同學和別的專業同學打架,被叫到學校的警務室。
『男孩子氣盛,也沒什麼大錯,給他們做做思想工作,他們很快就知道自己哪不對。』於是,魏老師就在管理和教學兩方面下『猛藥』,除了挨個找同學談心之外,魏老師還有個『絕招』:每天陪著同學上自習,看你還玩!
大一大二時,課程比較多,學生奔波於各個教室,大三時要考研的同學比較多,魏老師為了方便學生學習,專門向院裡申請了一間資料室,留給學生上晚自習。 『這間資料室就在我辦公室旁邊,我一直陪著他們上晚自習到11點。 』
每天晚上,老師不走,學生也不好意思溜。就這樣,魏老師陪著學生們上晚自習一直到大四。但魏老師並不是要求所有同學每天晚上必須上晚自習的,全靠自覺。 『我們也比較貪玩,想出去玩給老師說聲就出去了。 』09屆蠶學專業的學生王敬說道。
老師的敬業,加上學生的專業,到畢業時,一班共有22名同學,其中有2人成績突出提前一年畢業;2人成績優秀被推上本校研究生;2名同學被省級事業單位錄用;1名同學被省委組織部錄用為2009年選調生;13人報考碩士研究生達線10人,其中9人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研究院、浙江大學、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等211大學學院錄取……
據安農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劉朝良教授介紹,即使在金融危機影響下,蠶學專業也已經連續5年就業率百分之百,不含一滴水分的百分之百。
『最牛班級』裡還有個『最牛宿捨』
2005年,喻蕾考進安徽農業大學蠶學,本來大學志願書上填的專業是與化學相關,因為分數不夠,她被調劑到蠶學專業。
『剛進學校時,很迷茫,壓根就不知道蠶學是乾什麼的。 』喻蕾笑著說,父母還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自己也考慮上完大一重選個專業。不過,這種迷茫,沒多久就被魏老師給化解了。 『特別是後來同學們自己養蠶,從看見蠶就害怕到現在看見蠶就像看見寵物一樣,不自覺的就想保護它,養好它。』
這個『最牛』班級裡還出了個『最牛』宿捨:一個宿捨裡的4個蠶學專業的學生,全都考上研究生。王敬告訴記者,這個宿捨內兩個別的專業的同學,一個也考上了研究生,另一個考取了選調生,現在當村官。大學四年來,宿捨學習的氣氛就濃,大家總是一起上晚自習,一起看書。
專業設置『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
『這個班級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一是同學們努力,一是老師負責任,另一個恐怕就是定位准確、小而精的專業設置了。』談起這個專業的成功,劉朝良院長還表示,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應以社會發展、市場需求為導向,切不可求大、求全。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小班規模教育,主要突出蠶學專業的小、專、精的特點。 』劉朝良告訴記者,這個『一直』所指的時間確實不短了——比安農大這所學校還要『老』——可追溯到民國11年,也就是1923年。蠶學專業規模小,一直堅持不擴招。 『自從開設這個專業以來,該專業招收的學生每年基本上都維持在二三十個人,人數少更易於教學和管理。 』
同時,『專』和『精』也決定了這個專業的培養人纔,注定會受到市場認可。上個世紀90年代,全國很多院校的蠶學專業因招生不理想而『夭折』。目前,全國僅有西南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和安徽農業大學三所院校有這個專業。目前全國蠶桑科研院所的中間力量已經斷層,基層也缺少大量的技術人纔,市場需求量大,就業形勢十分看好。
劉朝良還表示,今後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專業的設置,還是要以社會發展、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調整專業結構,培養社會緊缺的人纔,而不能僅僅在學校培養成本等方面上做文章,更不能一味貪大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