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仍有不少單位對打包招聘持否定態度,一家民營機械企業HR負責人高林就表示,不願接受打包的情侶畢業生,除了專業因素外,校園情侶的不穩定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前幾年有招聘過,但是進來後又分手了。』高林回想起來還覺得有點像是假情侶打包,這讓他更不願招大學生情侶。
專家打包是女生求職下下策
『求職一遇難題就想被打包,大學生求職心態還是浮躁的!』聯英人纔副總裁曾華認為,目前理工科女生求職的確比男生更難,部分用人單位只對男生敞開大門,這讓理工科女生求職屢屢碰壁,『女生尋求被打包是下下策!這種勉強委屈求來的飯碗也不會端得長久。』
今夏畢業的女生『水娃娃』也在求職區發帖給理工科女生打氣:『即便是被鄙視了,你每聽一個宣講會,每去一次面試,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找工作的過程艱苦而漫長,其實還要看運氣和緣分,一定要堅持,纔會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曾華也建議用人單位,招聘時如何平衡處理好崗位和性別關系很重要,這樣纔能從根源入手解決好打包就業的問題。
編後>>
別再讓她們曲線就業
女生就業難早已成為一個無奈的事實。從小學到大學,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她們贏得了每個昇學的關鍵點,但到了學業征程的終點,她們卻被一根無形的標杆攔在終點線前———就業難,一切只因是『女兒身』!
時下,很多用人單位都有性別要求,或只招男生,或明文規定在女生聘用期不得懷孕生育。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女生只有降低求職身價:以低工資應聘、與男生搭伴找工作,甚至有人願做『全職太太』。
其實,女大學生就業難,不是難在個別女生、個別單位,而是難在普遍的社會潛意識裡,有一套歧視女性的社會潛規則在起作用。要實現男女平等的就業環境,不讓女生們『曲線就業』,我們可以做很多事,如國家給女職工生育一定補貼,增強用人單位錄用女性員工的積極性,設立女大學生自主創業資金等。同時,女生也應樹立自信,就像『水娃娃』說的:『一定要堅持,纔會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