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碩士教育學制改革該如何推進。
主持人:本報記者毛帽
訪談嘉賓:劉姝伶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曾用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研究生處處長
別敦榮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新聞事件】日前,據媒體報道,廣州一些高校出於種種考慮,在部分碩士生培養專業中,將推行數年的兩年制恢復為三年制。三年制和兩年制各有哪些優勢?針對我國碩士生培養現狀,應如何選擇學制?本報特邀在校碩士生、高校從事研究生工作的相關負責人,以及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學制改革為何再度成為新話題主持人:一些高校的部分專業在碩士教育學制上從兩年制回歸三年制,主要原因是什麼?
曾用強: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而言,恢復三年制的主要原因包括:2008年學校組織修訂了新的研究生培養方案,一些導師認為兩年制的28學分不足以培養學術型的碩士研究生;部分專業適應跨學科研究生培養的需要實行三年學制;研究生生源結構發生變化,本科應屆生比例不斷增加,他們在研究思維和科研能力方面需要更系統的訓練和指導等。
劉姝伶:三年制的回歸,為碩士生增加了一年的學習時間,即碩士生可以利用第二年的時間來進行學術研究,包括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課題研究,以及自己進行獨立研究等。
別敦榮:三年制碩士教育是為了彌補博士教育的不足而發展起來的。由於我國博士教育起步晚、規模小、周期長、畢業生數量有限,三年制碩士教育所培養的學術型人纔正好適應了補充和更新高校教師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員的需要。據我了解,在博士難以『下嫁』的情況下,很多地處中小城市的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引進的新教師仍以碩士畢業生為主。三年制碩士畢業生勝任本專科(高職)院校教學的能力更強,發展潛力更大,也更安心,所以,受到很多院校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