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大綱已於10月12日晚上公布出來了。廣大考生都非常關注公務員考試申論大綱的變化,許多社會上所謂的專家也紛紛做出了解讀,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在此,也不想去多做什麼批判的工作。但是,我覺得不管誰解讀的,都有一個不可推卸的義務,即你所解讀到底對考生有沒有什麼意義,有沒有什麼幫助。如果僅是為了擴大宣傳,在那裡忽悠半天,對考生沒有什麼消極影響,也就罷了。怕就怕你解讀了半天,不僅無助於考生備考,而且還混淆了考生對申論的理解以及備考的策略,那就有點不妥。當然,這一切取決於考生自己的辨別力。以下,本人的一點點解讀,僅供考生參考。
客觀的說,2010年的考試大綱與之前的考試大綱確實有較大的變化,當然,這種變化更多的不是形式上的變化,更多的是考核要素的變化,而目前許多解讀更多都在關注形式上的變化。不能說形式上的變化不重要,但形式上的變化對考生的備考意義不大,所以我今天的解讀更多的是考核要素的變化。
一、考核的核心能力更加綜合化
這是所有備考考生必須首先看到的問題。2008年、2009年的考試大綱明確提出『申論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很多人只看到考核的五種能力,並沒有考到本質。其實最核心的是『測查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2009年之前的考試,所有的作答思路都是圍繞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的,這個能力要素決定了考生在作答時一定要堅持『問題導向』意識,即所給材料核心反映了『什麼問題』,『什麼原因』,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應該提出『什麼對策』。這個作答很簡單。
但是2010年的考試大綱卻提出了『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這是一種原則的提法,有些人解讀說這個提法突出了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實這樣說是很不負責任的。道理很簡單,越原則的東西,越沒有內容,因為『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內涵非常豐富,沒有向原來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麼清晰。所以我用了一個更加綜合化的概念。
因此,我第一點一定要強調出來這個問題,當然,從備考的角度,就是今後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就不一定要體現在解決問題上,或者說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字數比重上要稍微注意些了,要注意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盡量按題目要求作答。這一點變化很大,因為原來的考試,閉著眼睛都要堅決的把解決問題的對策比重放在最重要位置。今年可能會微調。
二、考核的能力要素進一步具體化
2009年之前的考試大綱,提出了『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但是沒有做進一步的闡述,而2010年的考試大綱對這些能力進行了進一步的描述和界定。例如,對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提出的『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都一一進行了詳細描述: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准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准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並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准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同樣,對於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提出的『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也一一做了闡述: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准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准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客觀的說,使這些能力要素進一步具體化了。這些提法對於以前完全不了解的考生來講,或許可以增加一點點的感性認識。但是,從考生備考的角度講,意義並不是很大。因為,考生仍然無法依據這些描述來提昇自己的能力,來找到考試的角度與感覺,從而也無法真正去提昇自己的成績。當然,我覺得稍微有點意義的是『貫徹執行能力』的提出,這其實也是給考生提了個醒,即提出的對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一直是在評閱標准中,這次提出來,就證明之前被忽視了,以後大家在答題中要有所體現。
三、考試的分類針對性進一步增強
這個問題,也是此次大綱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有很多解讀都說此次實現了分類管理、分類考試等等。其實,我認為,所謂分類管理與分類考試在之前都已經體現了,此次分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最為關鍵的其實是兩個問題,即因分類考試而帶來的兩個核心問題,這纔是關鍵。
一是兩類考試兩張卷子的命題會出現一定的分化。以前的考試雖然分類作答,但是閱讀的材料是一樣的,而且其具體的作答要求也基本一樣,如2008年怒江水電開發問題,一道是『從怒江水電開發說開去』,一道是『人與自然』,看似兩道題,實則一道題。只要互為副標題,就成了同一道題了。而這次分成兩張卷子,就很有可能考兩個不同的問題。即使考同一個問題,也必然會在考試的角度上有明顯的區分。當然,就這一點來講,對於考生的意義倒也不是很大,無非是考生不會在出現答錯題的情況而已。更為關鍵的其實在於第二個問題。如下所述:
二是兩類公務員的重點考核能力的區分。這種能力的區分最關鍵的不是體現在能力表述上,而是因這種能力表述體現的考核的要點與評閱標准上,這是所有考生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具體地講,在上述副省級以上與地市級及行政執法類的區分上,主要是『綜合分析能力』和『貫徹執行能力』的區分,在『閱讀理解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上沒有多少本質區別。
為此,報考『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要注意一個綜合分析角度問題,實質上就是要注重一個國家主流思想、方針政策和統籌大局的問題,要多看幾個重要文件,從而把握國家的主流思想。而報考『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考生要著重關注提出的對策措施的展開與論述問題,即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措施,如何展開論述,貫徹下去的問題。這就需要積累甚至是背誦一些具體的對策論述問題。當然,這裡要注重一個依法行政問題。
四、考試的一些形式進一步清晰化
當然,如前面所分析的,考試的形式並不是重點,但是出現了一些新的說明,在此,提出來,讓考生有點印象即可。例如關於試卷結構問題,大綱提出『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其實,以前是試卷都如此,所以此次提出來並沒有什麼新意,也沒有必要跟大家忽悠什麼。
五、考試的關鍵細節需要進一步關注
其實,此次大綱中還有兩個問題,較為重要,需要提出來與大家做個交代。
一是『作答在試題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的問題,以前的大綱也有說明,但是實際考試過程中也屢屢出現一些考生作答位置不當問題,嚴重地影響了考生的成績,請考生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也關聯到考試的字數限制問題。一定要按規定字數來作答,不要抱有僥幸的心理。
二是今年大綱省略的,而現實又很重要的,即關於申論材料的界定。在2008年、2009年的大綱中均有描述:『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應試者能夠准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並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並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准確流暢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這個界定其實非常重要,請大家認真琢磨這個表述,這個表述蘊含很多內容。
當然,對於多數考生來講,僅是從申論大綱的解讀出發,要做好申論的備考其實還是有很大難度的,這恰恰也是申論考試的一個初衷,即考核應試者的基本素質與能力,這種素質與能力不是一天兩天練出來的,而是以前積累下來的。考生在備考過程中要適當看一些分析,聽一些講解,看一些熱點,或許是短期內的唯一辦法了。
最後,重申一個觀點,以上解讀,實為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祝願各位考生考試成功,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