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考試中心  >  公務員-政策信息
搜 索
從歷年國考選題看2010年國考申論熱點
2009-10-13 13:49: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公告和大綱已經公布,復習開始進入最後的緊張時期。如何備考申論?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會考查什麼熱點?這些都成了考生們關注的問題。

  鑒往可以知來,一切關於"未來考什麼"的知識都是從經驗和規律中得來的。應試者備考申論,要想知道"會考什麼"、"會怎麼考",就要通過以往真題的歸納總結,了解"考過什麼"、"怎麼考的",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材料內容上昇到材料主題,全面透徹地理解申論題材,在鑒往知來的基礎上,做到考試《大綱》"准確理解材料內容"的要求,熟練駕馭申論題材,成為考場上的主宰。

  下面根據2000年以來的真題,對國考申論考試的選題做一個具體分析。

  2000年,考查城市工業生產布局問題,屬於宏觀經濟問題。這個問題的考查,現在看來是比較有前瞻性的,這個問題考查的實質是科學發展的問題,其主題就是"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統籌工業生產,合理規劃布局"。

  2001年,考查藥品安全監管問題,屬於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問題。具體題材是,感冒藥中含有PPA,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向世界范圍內發出了預警通知,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得到消息後,采取了一些措施,圍繞這些措施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深層討論。從政府層面上探討了,應如何維護食品藥品安全。其主題是:"全面發揮職能作用,以人為本,加強監管,切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2002年,考查網絡引導和監管問題,為政府社會管理問題。針對網絡日益普及,網絡在發揮著它得天獨厚的優勢的同時,亦顯現出它的負面效應,面對網絡的正面和負面效應政府究竟該如何從容引導,基本主題是:"趨利避害,全面辯證認識網絡的正負兩種效應,履行政府職能,引導和監督網絡健康發展"。

  2003年,考查安全生產監管問題。題材背景是煤礦生產安全事故頻發,面對頻發的安全生產事故政府如何應對。煤礦生產安全問題,從03年進入申論考題,直到今天依舊沒有根本解決,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背後涉及到很多群體的利益關系,比如官煤勾結,這作為煤礦生產安全事故頻發的深層次的原因,直到2006年纔真正出現在官方的文件中,表明問題的解決需要認識的不斷深入,需要理念的不斷創新,安全監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但是作為題材的主題來說,考生應該把握:"堅持以人為本、人命大於天,堅持安全發展的理念,落實政府責任,加強政府監管,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是對於安全生產類題材始終適用的認識方向和解決原則。

  2004年,考查交通擁堵問題,為政府公共服務和城市交通建設問題。針對交通擁堵現象嚴重,提出解決好城市發展中的交通問題考驗政府的執政能力,題材的主題同時也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切入點:"適應形勢,統籌協調,在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進程中同步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2005年,國考申論破天荒地考查了"三農"問題。這是因為04年1月1號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三農上,隨後"三農"成為國考反復以不同角度出現的題材,主題是:"貫徹中央精神,落實五個統籌,加快農業、農村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

  2006年,考查應對突發事件問題,為政府社會管理能力建設問題。針對近年來各地公共突發事件接連不斷,如何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作為一項新課題,擺在了各級政府的面前,這也是具有長期性的問題。基本主題仍然是要遵循中央關於處置突發事件的要求和部署,把握以人為本、"依法及時公開透明"的原則,全面提高政府處置能力。

  2007年,考查耕地保護問題,仍屬"三農"問題,但是側重點發生了變化,將重點放在了國家土地政策上,認識問題的角度仍然是"三農"問題協調解決、社會和諧發展,要強調落實國家關於耕地保護的方針政策。

  2008年,考查怒江水電開發問題,表面題材是資源開發及其爭議這一事件,實質主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通過怒江水電開發的具體事件,引入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主題。和諧發展源於07年10月黨的十大上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科學發展觀強調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顯然,作答的立意要立足於"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2009年,考查產業昇級和糧食安全問題。首次采用了雙主題、雙題材的復合型命題形式,兩種題材、兩個主題之間強調的是後者,側重糧食安全,把兩者聯系起來的主線是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即無論產業昇級還是保障糧食安全,都要遵循科學發展的要求,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的。這與2008年國際上先後爆發糧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大背景緊密相聯,時效性強,且提出的問題具有長期性、普遍性,材料一部分說明傳統產業應該打破高投入低產出高污染高資源消耗的低端化生產模式,走自主創新的路子,實現產業優化昇級;一部分討論了如何提高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社會穩定,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基本立足點仍然是黨和政府的最新方針政策,比如以危機為機遇加快經濟轉型昇級的危機應對方針,十七屆三中全會關於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部署。

  由上可見,國考中申論的選題是有規律可循的,必須認真梳理社會事件、輿論觀點同政府職能、政府工作的關系,把握兩者的契合點。按國考規律,更多關注宏觀經濟問題、關注當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問題,注重與政府工作結合,有效准備2010年國考申論可能考的題材,正確認識題材可能的主題即應用方向,保證押准題、答准題,取得理想的應試成績。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