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昨天(2日,下同)下午,在海淀區五道口華聯商廈門前,十幾名二三十歲的男子站在一起,不時關注著來往的女孩,相互打氣。他們是『魔鬼搭訕班』的學員,老師『魔鬼諮詢師』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搭訕的方式,讓學員們增強自信,交到心儀的女友。自2007年2月份開始,已有300多人陸續參加了這種培訓班。
網上組織『搭訕班』
『你好,我叫××,想和你認識一下。』一名25歲左右的男子快步走到一名紫衣女子面前說。紫衣女子先是一愣,隨即一笑開始和他交談起來。幾分鍾後,男子返回,衝其他幾名男子說:『可惜沒要到電話。』眾人微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鼓勵他再來一次。
這些人都是『魔鬼搭訕班』的學員,而在旁邊不斷給予指導的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就是他們的老師——『魔鬼諮詢師』。
『他來了4個月了,之前也很靦腆,現在已經開竅了。』老師如此評價這位學員。他自稱是北大心理學畢業的,從2002年開始,運用自己的專業優勢,通過『搭訕』的方式結識了不少女孩,並且與她們成為朋友。短短幾年,他積累了不少與人交往的理論和經驗。從2007年開始在網上組織『搭訕班』,走上街頭結交異性。
『魔鬼諮詢師』說,他本想以這些實踐為基礎寫一本書,之後卻發現對搭訕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漸漸想把這個變成一種事業。於是他開班授課,按照不同的服務收費600—2000元不等,其間不斷有人加入。現在『搭訕班』每周六、日在西單、五道口等人多的地方組織活動,目前已舉辦了70多期。
搭訕有八字方針
『簡單、直接、真誠、禮貌,這是搭訕的八字方針』,『魔鬼諮詢師』介紹,最好的搭訕方式就是直接告訴別人你想認識她。『這樣能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真誠,最易接受,而一旦對方拒絕要禮貌地退下,絕不糾纏。』還有『最好在人比較多的地方』、『跑過去詢問既顯鄭重,又顯真誠』,而『身體接觸給人不好的感覺,為搭訕中的大忌』。
經過『魔鬼諮詢師』這樣的培訓後,搭訕成功的有50%,其中又有50%能要到聯系電話,從中篩選最終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對象。
『我在車上總是遇見你,能認識一下你嗎?』在公交車上,學員『霧』就是這麼認識他的女友,目前他已經離開培訓班。他在最後的告別帖上總結『總共參加過13次活動,共出手40餘次,成功要到號碼18個,最後發展為好朋友6個』。
學員多為『宅男』
『報名參加的很多都是學理工科的,是一些「宅男」。』『魔鬼諮詢師』說,這些男生一般比較內向,從事的工作和女性接觸較少,所以很多人希望通過『搭訕班』來結交異性。
美國有一部電影叫《全民情敵》,片中的男主角是一名約會專家,總能幫人追到心儀的異性。『這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魔鬼諮詢師』說,通過搭訕活動只是為學員提供一個結識異性的機會和約會中的幫助,想通過技巧來制造感覺是不可能的。他只是糾正大家的一些錯誤,最終能否走到一起還要看兩人的性格等種種因素。
而對於『搭訕會不會產生玩弄女性之嫌』的質疑,他表示,大家都是抱著一種真誠的態度,結識朋友,基本上交到女友的學員很少再來參加活動。『最終的決定權在女孩手裡。』
『這是一種新的交友方式,我們不向傳統的相親方式妥協,而是自己出手去尋找自
己的另一半』,『魔鬼諮詢師』說,他可能會注冊一個公司專門從事這方面的服務。
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規定,除醫院、學校等特殊行業外,社會上營利性質的經營行為都應該向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對於組織『搭訕班』收費授課的情況,能否批准尚需審查。
■學員說法
參加培訓是為找回自信
昨天來參加活動的學員韓信(網名)是一名在讀的工科博士生,他在一個月前參加了2000元的特訓班,對此他評價『十分值』。韓信穿暗色條紋T恤,藏青色的帆布褲子,搭配相得益彰。他說:『這些都是魔老師幫忙挑的,之前我土得連進商場都會被保安盯著。』
韓信說,自己常年待在實驗室裡,很難見到異性,『前年還有個師姐,後來也走了』。缺乏和女孩交流的經驗,讓他一看到女孩就十分緊張,頭都不敢抬。『我參加培訓是為找回自信』。之後在特訓期間,『魔鬼諮詢師』給他提供了著裝、語音和搭訕技術上的指導。『可是我還是很害怕,第一次搭訕語無倫次,嚇著女孩了,後來一個女孩可憐我纔把電話給了我』。
昨天,韓信聊起天來談笑自如。他說,今天已搭訕了兩三人,但自己和一些老學員相比還差很遠。『剛纔和你說話的時候我沒有看你的眼睛,下次我會注意。』最後他這樣對記者說。(記者李鐵錚實習記者毛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