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高等教育  >  校園八卦
搜 索
高考評論:比『潛規則』更可怕的是什麼?
2009-07-27 14:04:06 來源:騰訊教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大學是社會的良心,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高校子弟降分照顧,影響的不僅僅是高考(論壇)錄取,還會帶來衍生效應,在更多人的心靈深處埋下特權至上的種子。如果說,頭腦中的特權意識一時難以根除,我們當務之急是從制度上加以約束,鐵腕治理特權,堅決杜絕『潛規則』。湖南教育廳的做法被媒體曝光後,教育部如何『亮劍』,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近日,有湖南高考考生投訴,稱湖南省教育廳發文要求省內高校照顧教職工子女。經記者調查此事屬實,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多家高校網站均可看到該通知。通知稱『湖南省內普通高校教職工子女報考父母所在學校,且上了該校所在錄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線,可照顧錄取。』(7月22日《新京報》)

  此前,盡管一些高校降分錄取本校子弟已成為半公開的秘密,但迫於政策和輿論壓力,大都只是學校內部暗箱操作,『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外界只能透過坊間傳聞或媒體報道,窺到一絲端倪。然而,湖南省教育廳竟然以紅頭文件形式,公開『洗白』這一『潛規則』,不禁令人驚愕。隨著一紙令下,教育特權徹底撕去了最後一道面紗,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頤指氣使地走到世人面前。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學校上,上好學校,教職工也概莫能外。從人性自私的角度看,高校由此產生照顧本校子弟的衝動可以理解。一方面,籠絡人心,凝聚現有的教職工隊伍,同時,通過這一福利形成『政策窪地』,吸引更多的人纔資源。只是,這一做法合乎於情,卻不合理。眾所周知,高校屬於公共資源,並非少數人的後花園。高考錄取理應遵循公平原則,不應有『蔭子』特權。小集體利益的滿足,是建立在高考公平受損的基礎上,無理剝奪了其他人受教育的權利。

  對此,教育主管部門理應承擔起監督和管理的職責,堅決予以叫停和糾正。令人遺憾的是,湖南省教育廳卻恰恰背道而馳,反倒成為教育特權的擁躉。與高校的暗箱操作相比,這種發文『洗白』潛規則,賦予其合法地位的做法更加可怕。

  特權合法化,意味著我們對特權意識的讓步妥協。長期以來,一些行業『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特權觀念根深蒂固。電力職工用電、醫院大夫看病,自來水公司員工用水,都會享受費用減免的福利待遇,有的部門還動不動搞個『內部招工』,不惜降低門檻錄取員工子弟。相比其它壟斷行業,高校難以在經濟利益上實現特權,教育資源就成為了贈送福利的犧牲品。主管部門在制度層面開綠燈,意味著原則正義對人性自私的妥協,其後果相當嚴重,『潛規則』勢必大行其道,而公平將難覓蹤跡。

  特權合法化,表明我們捍衛公平的機制出現問題。早在2006年,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就針對高校降分錄取本校教職工子弟的現象公開表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湖南省教育廳去年和今年兩次發文,要求高校照顧教職工子女。顯然,高調表態歸表態,教育部並沒有拿出強有力的處罰措施,基層地方纔會如此公開唱反調。而縱容違規行為,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勢必會降低教育部的公信力,降低人們對教育公平的信任度。

  大學是社會的良心,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高校子弟降分照顧,影響的不僅僅是高考錄取,還會帶來衍生效應,在更多人的心靈深處埋下特權至上的種子。如果說,頭腦中的特權意識一時難以根除,我們當務之急是從制度上加以約束,鐵腕治理特權,堅決杜絕『潛規則』。湖南教育廳的做法被媒體曝光後,教育部如何『亮劍』,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