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無一不說鄭好是個怪纔。其驕人的不只是理科高考成績,讓人尤為稱道的是,在今年全省理科考生中,理綜最後一道物理題難倒一片,評卷表明,這道題全省考生平均分數為0.88分,而鄭好獨臂擎天,將此高難度的物理題一舉拿下,獲得滿分21分。
□『我把牛頓當朋友』6月22日,高考成績揭曉,記者與這位『怪纔』面對面。沒錯,他挺怪的,不苟言笑,卻語出驚人:『我把牛頓當朋友。』鄭好說,他對物理非常癡迷,而牛頓是大物理學家,他把牛頓視為自己的偶像,立志要做像他一樣的巨人,所以,他把牛頓當朋友。
鄭好的班主任、數學科任課老師王豫平告訴記者,鄭好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課間時分,同學們都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惟鄭好要麼靜靜的呆在一角,要麼一個人圍著操場轉圈圈,或在操場邊上站著一動不動。
『他完全進入了一種學習的意境。』王豫平老師說,他和鄭好交流得知,表面上看他顯得挺木訥,實際上他的內心世界很豐富,他在意念中和牛頓對話。
鄭好與眾不同的還有,別的同學經常都在捧著書本埋頭苦讀,但他出了教室卻很少看書學習,晚上睡覺時間不會超過11點。
對此,鄭好解釋說,早讀、上課以及晚自習,把這些正常學習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就行了。別的時間,可在腦子裡進行溫習、琢磨,沒必要非得捧個書本,那樣無濟於事,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已經疲倦的情況下再強制自己看書那只能是費力不討好。
鄭好說,他沒別的愛好,只喜歡學習,在別人眼裡這是一個苦差事,而對他來說,是美差事。鄭好的爸爸鄭荃告訴記者,有時候兒子在家玩電腦游戲的時候,會突然站起身來說:『我覺得這道題不對。』他玩著電腦游戲根本就是心不在焉,一不留神腦子就開小差到解題上去了,只是借電腦游戲來放松一下而已。
『他天生就是做學問的人,將來搞科研肯定有所作為。』該校樊副校長說。
□『牧羊』式家教談及家教,鄭荃這樣形容:兒子就是一只羊,而他們夫婦就是牧羊人。鄭荃說,沒有一個牧羊人會緊盯著自己的羊,把它趕到青草地,就由它去吧。他總結自己『放羊』似的家教:關注不乾擾,關心不要呵護過度。
印象中,鄭荃說他只在兒子4年級的時候因為學習和兒子紅過臉,當時鄭好回家沒做家庭作業,他狠狠地訓了兒子一頓。此後,兒子都非常自覺,自覺到每天的家庭作業家長必須簽字這一必要的程序都讓老師給免了。
鄭好的媽媽葛曉燕說,平時,他們夫婦只適當地關心一下兒子的學習,之後,不再多問。生活上,對孩子也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沒把孩子當個『寶』來對待。
別的家長都視網吧為畏途,而鄭好小學的時候,家裡沒電腦,鄭荃夫婦就主動帶他去網吧上網,2個小時後,孩子自覺下線。之後,興趣來時,鄭好獨自去網吧上網,不會超過2小時。
□兒子更像是朋友那麼,沒有特別的關心,孩子為何如此自覺?鄭荃夫婦說,可能是受他們夫婦潛移默化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鄭荃夫婦都是高知,作為醫學、整形專家的鄭荃教授現為四川華美整形美容醫院副院長,是國內知名的專家,葛曉燕則供職於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中,夫婦倆都兢兢業業,生活也很有規律。
鄭荃總結認為,他們這個家庭屬於一種『學習型』的家庭,即便在業餘生活中也有濃濃的『學術氣氛』。
因為有了良好的家庭氛圍,鄭好學習起來很輕松愉快。他說,現在回顧初中時候的物理課,簡單得就像『搞起耍』。
鄭荃說,兒子和他們更像是朋友,閑來無事的時候,還要開兩句玩笑。
□名師出高徒『我覺得自己有點像班主任。』鄭好面對記者采訪時,再次語出驚人。但王豫平老師似乎見怪不怪,他說,鄭好說這話的意思是他在學習上完全吸收了他的方法,跟得上他的思路,所以他感覺自己被同化成了『班主任』。
作為貴州省數學學會理事、遵義師范學院客座教授的王豫平,在遵義教育屆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他把自己的教學方法淺顯的比喻為『穿褲子』,即是說,要穿好褲子,最佳方法是提褲腰帶,如果提褲管穿顯然是方法不當。王老師說,『穿褲子』運用到學習上其實就是要強調學習方法。比如,幾何中的三角問題,只有3種題型,如果把每一種題型都掌握了,萬變不離其宗,難題都能迎刃而解。王老師說,事實證明,鄭好較好地領悟了他的這一學習方法。
2008年,鄭好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舉奪得貴州賽區一等獎,全國決賽奪得三等獎。因此,高考他獲得了20分加分,頗有含金量。
鄭好總結說,對他而言,光有學習興趣和愛好是不夠的,要有好的引導人,幸運的是,他進了好的學校,遇上了好的老師。
目前,北大清華都向鄭好拋出了橄欖枝。鄭好說,最終作何選擇,他想再思考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