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僅考研的報名人數上昇,考生的缺考率比起去年也有所降低。但筆者在走訪時發現,幾乎每個考場,都存在一兩個空座。在就業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把考研當成一根救命稻草的時候,這些考研人為何在臨戰前選擇當『逃兵』呢?
在實習和復習中掙紮
這是考研大戰的第一天。馬明報考了她所在學校的新聞專業,考本校本專業的研,在常人看來應該是相對輕松的,可對於馬明就是一場沒有准備的仗。
2008年春節一過,馬明早早返校,准備開始漫漫考研拉鋸戰。在周圍同學對就業形勢不好的抱怨聲中,馬明更堅定了考研的選擇:學歷高起點也高,何況還可以躲避這場金融風暴。
考研報名的第一天,她一早就去把手續辦妥了,給自己下了軍令狀:不能分心,一心考研!沒想到一個月後,她收到了一家心儀報社拋來的橄欖枝:有一個實習機會,還有可能留下來。
『這個誘惑實在太大了!』受寵若驚的馬明暗暗打起了小算盤,『這樣夢寐以求的機會,怎能錯過?一邊實習一邊准備考研,給自己多一個選擇,說不定可以做一個拿著OFFER考研的牛人!』
但讓馬明沒想到的是,報社實習的壓力非常大,幾乎每天都有采訪、寫稿任務,回到學校往往已是晚上八九點。
『剛開始我每天回學校還看會兒書復習,堅持了幾天受不了了,實在太累了,有時候看著書趴在桌上就睡著了。』
考研全靠自覺和毅力,報社的工作卻總有人催促。考研前半個月,馬明突然發現,她的精力已經越來越多地偏向報社,桌上那摞考研資料,好像已經很久沒碰了。
『以前一直告訴自己,還有兩個月時間、一個月時間,還來得及,現在只剩半個月,晚上睡覺都會緊張地醒過來,趕緊放下實習工作回去復習,可是丟了太久的英語和政治讓我感覺很吃力。』力不從心的馬明覺得自己沒有准備好,她越來越害怕面對幾天後的考試。
『朋友都讓我去試試,說碰碰運氣,可是我知道,如果我能考上,那老天爺就真是太不長眼了!』研究生考試結束後,馬明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最終也加入到『考研逃兵』的隊伍中。
夢想敗給了壓力
與馬明不同,天津某高校的周碩選擇了跨校跨專業,追逐心中的『北大夢』。
周碩本科學的是中文,一直不怎麼感興趣。今年金融危機工作不好找,中文系就業率向來低,他決定換個專業,拿個高點的文憑,為今後求職鋪路。聽說考法律碩士不用考自己害怕的數學,周碩選擇了報考北大法律碩士。
每天天不亮,周碩便加入了圖書館門前排隊自習的隊伍。那些日子,他戒掉了游戲和足球,恨不得一天能有48個小時,『感覺壓力比三年前高考還大』。
『以前從沒有接觸過法律專業,要在幾個月時間裡讀完別人學了四年的專業書,而且沒有老師輔導,遇到很多專業問題,只能自己鑽研,實在繞不過去的只好請教法律系的同學,最後還是一知半解。』
考研前一個月,周碩偶爾發現了一個QQ群,裡面都是要考北大法碩的『考友』,這讓他在有交流的歸屬感之餘,也帶給他更多的焦慮。
『和群裡的「考友」聊了聊,發現今年報北大法碩的人數增加了不少,不少人像我一樣,因為看到今年就業形勢不好想考個更高的文憑。可是今年北大法碩招的人數還是和去年一樣,所以競爭更激烈了。』
周碩說,這些『考友』有的來自社會學、政治學這些專業,以前修過法律相關的課程,『看起來都挺專業的』,讓從零開始的他心裡特『沒譜』。
盡管不抱太大的希望,考研當天周碩還是去了,只是在考完第一科政治以後,他心一橫,決定放棄其他科目的考試。
『今年政治題出得很時事,我沒准備好,料想這科可能連線都不會過,何況更沒把握的專業課和英語了。』
考專業課那天,周碩在宿捨大醉了一場。『以前一心考研感覺不到其他壓力,現在突然不知道是應該找工作還是准備來年繼續考研,不知道過年回家怎麼面對家人,對自己的前途很迷茫。』
誰能保證讀完三年研還能有這麼好的工作
比起馬明和周碩,張薇就幸運得多,因為在考研前,她已經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一邊是一份工作,一邊是考研可以拿到更高的學歷,我發現很難選擇。』
在收到OFFER後的兩周裡,張薇像祥林嫂一樣,見到老師、同學就說起她的困惑,希望能得到一些幫助。
『該問的人我都問了,很怕錯過機會,一直下不了決心,怕以後後悔自己草草做出的決定。』
後來父母幫她算了一筆機會成本賬:『今年就業形勢不好,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已經不易,誰能保證,讀完三年研以後還能有這麼好的工作機會呢?而且明年研究生擴招,一些兩年制的碩士大量畢業,又會有新的就業競爭壓力,不如早進社會,早做磨煉,早點昇職。』
張薇也聽說了今年一些碩士師兄師姐求職碰壁的例子,想想自己已經是個幸運兒,何苦到手的『香餑餑』不要呢?
最終,張薇決定放棄考研,和企業簽訂工作合同。在考研當天,她經過自己原本應該坐在裡面的考場,輕松中摻雜著一絲說不出的感覺:『不同的人生道路,喜歡我選擇的。』